相如故城-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文化> 文化理论 > 相如故城
相如故城
商品价格: ¥58.00 [定价  ¥72.00]
商品编号: 12646855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相如故城
  • 商品编号:12646855
产品特色
  蓬安县古称相如县,相如故城是一座有近1500年历史的古老城池。
  公元507年(梁天监六年)梁武帝萧衍为了实现国家南北统一,析分安汉县地设置新县时,特用“为多民族的团结融合与大一统文化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司马相如之名为县名,以司马相如故宅为县治,置相如县兼置梓潼郡,此地即为相如县城。元代蓬州移治相如县,州县同治。明初相如县省县入蓬州,民国时期改州为县,称蓬安县。1957年,县治迁到嘉陵江东岸的周口(城关镇)。从507年到1949年,相如故城经历了13个朝代,时间长达1
  443年。古老的相如故城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无数历史人物在此上演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相如故城能够保存下来,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本身就是蓬安人民的一笔重要财富。更何况它还是司马相如故里,是以相如为名的古县城,是一座太极太玄风水古城,是重要的“精神文化地标”!它是一处文化“富矿”,是嘉陵江畔蓬安县的一座文化“金山”,值得认真保护,值得大力开发。
  为了推进对相如故城的保护开发,2001年蓬安县委、县政府支持编辑出版了《相如故里在蓬安》一书,2007年支持编辑出版了《相如故里文化旅游丛书》,2018年又支持编辑出版了《司马相如文化论丛》《相如文化简读本》等系列研究著作。2003年,蓬安县委、县政府支持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司马相如研究会;2014年,又支持成立了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研究会在很多方面做过不少工作,重点是研究司马相如其人、其文,特别是对相如故里的研究和宣传。研究会对相如故城的全面研究才刚刚开始。
  相如故城既是司马相如和相如文化历史遗存的显著标记,又是研究相如文化和太极太玄古城文化、相如县和蓬州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诸多文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更是四川乃至全国文宗故里文化旅游的宝贵历史资源,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相如故城综合保护开发项目”全面实施,已成为南充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项目,成为蓬安县当前发展建设的“一号工程”。伴随着“相如故城综合保护开发项目”的有序推进,政协蓬安县第十届委员会及时启动了对相如故城文史资料的编辑工作,邀请蓬安的一些老同志撰写了部分“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还特邀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司马相如研究会共同撰写,形成了《相如故城》这本文史资料集。
  本书分“赋圣故里”“文化遗存”“故城记忆”“诗文荟萃”四个部分,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相如故城近1500年的历史脉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如故城的文化遗存,比较准确地讲述了相如故城与司马相如的人文关联,第一次全面梳理了相如故城的地理环境、历史演进、文物现状、文化遗存、人物故实、风俗人情等。
  当前,蓬安县正在积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本书的面世,如果可以为正在实施的“相如故城综合保护开发项目”提供一些历史文化的支撑和帮助,为希望了解相如故城历史文化的有关人士提供一份可堪一读的资料,这便是我们最为期盼的!
内容简介
  《相如故城》分“赋圣故里”“文化遗存”“故城记忆”“诗文荟萃”四个部分,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相如故城近1500年的历史脉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如故城的文化遗存,比较准确地讲述了相如故城与司马相如的人文关联,首次全面梳理了相如故城的地理环境、历史演进、文物现状、文化遗存、人物故实、风俗人情等。
作者简介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负责组织和推动我县近代、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回忆资料的撰写、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和文史资料交流工作。西华师范大学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是三国历史文化研究、历代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边疆文化与文学研究。司马相如研究会出版了《相如故里文化旅游丛书》《相如故里100问》《相如文化简读本》《中国赋圣司马相如》等著作。
目录
序篇  赋圣故里…………………………………… 001一、相如其人………………………………… 002    司马相如生平简介……………………… 002    春秋大义与家国情怀    ———司马相如与中华文化精神…… 009    司马相如与民族精神家园……………… 012二、故里认定………………………………… 025    马识途同志回复谭继和老师致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成立的贺信…………… 025    关于“司马相如故里” 的探讨………… 026    “司马相如故里在蓬安” 的提出与    研究………………………………… 030    明正德《蓬州志》的价值……………… 039上篇  文化遗存…………………………………… 051    蓬安相如故城考述……………………… 052    相如县的历史沿革……………………… 059    相如县和蓬州的历代名宦……………… 072    相如故城现存历史文化遗迹…………… 085    名城终于定格…………………………… 106001中篇  故城记忆…………………………………… 111一、故城口述………………………………… 112    就蓬安有关司马相如的文物走访耄耋老人………………………………… 112    锦屏镇村民汤中凡回忆玉环溪………… 116    锦屏镇居民胡运祥回忆琴台和洗笔池…………………………………… 118    锦屏镇居民傅光明回忆相如故城四座城门……………………………………… 119    蓬安中学退休教师周永才回忆相如故城……………………………………… 121    蓬安中学退休教师蒋亨杰回忆相如故城遗迹………………………………… 123    退休干部罗金堂回忆相如故城………… 125    锦屏镇居民回忆相如故城的特色小吃……………………………………… 127    退休干部蒋先博回忆城隍庙和相如柏…………………………………… 131二、故城逸闻………………………………… 133    鲁公石、颜鲁公庙与颜真卿…………… 133    漫谈相如故城四大城门名字的由来与寓意……………………………………… 138    故城衙署楹联的由来及含义…………… 148    衙神祠与戒谕碑的由来………………… 153    姚莹和玉环书院………………………… 156002    青云塔…………………………………… 158    “曹兴和” 卤香豆干…………………… 160三、故城民俗………………………………… 164    故城的风………………………………… 164    话说相如故城城隍庙…………………… 170    故城“祭江” “祷雨” 的旧时风俗…… 175四、故城情思………………………………… 181    故城印象………………………………… 181    故城眷恋………………………………… 194    难忘在城隍庙的几次演出……………… 206    宋家老屋………………………………… 210    我记忆中的周家院子…………………… 215    心系故城桑树情浓……………………… 217    难忘故城的名小吃……………………… 219下篇  诗文荟萃…………………………………… 223一、文………………………………………… 224    祭司马长卿文…………………………… 224    司马长卿祠堂记………………………… 225    相如县学题名记………………………… 226    颜鲁公祠堂记…………………………… 226    跋相如县学题名记……………………… 228    重修州学记……………………………… 229    蓬州改建庙学记………………………… 231    元加封圣制碑记………………………… 232    蓬州改建儒学记………………………… 234003    重修蓬州谯楼记………………………… 236    重修州治记……………………………… 238    景贤堂记………………………………… 240    重修蓬州学宫并魁星楼记……………… 242    重修蓬州城隍庙序……………………… 243    青云塔记………………………………… 245    重修蓬州学记…………………………… 246    乡饮高年记……………………………… 247    创修玉环书院序………………………… 249    续修玉环书院序………………………… 251二、诗词……………………………………… 256三、赋………………………………………… 273    相如故里赋……………………………… 273    相如故城赋……………………………… 274    司马相如故里赋………………………… 276
精彩书摘
  《相如故城》:
  相如出使之初,蜀地的“长老”都说通“西南夷”没有什么好处,有些大臣也持有这种看法。司马相如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针对此种情况还写了一篇《难蜀父老》,假借蜀郡父老的语气写成文词,而自己来诘难对方,以此讽谏皇上,并借此宣扬自己出使的本意,让百姓了解天子的心意。在中国历史上,司马相如“通西南夷”包括“西夷”和“南夷”,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同发展的先例,不仅体现了地理层面的全国统一,更重要的是达成了中国文化的统一。它促进了大中华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推动文化认同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西南地区各民族文化向中原文化凝心聚力,至今都还有深远影响。相如“通西南夷”打通了南方丝绸之路,也为当今“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之后,有人上书皇上,诬告他在出使期间接受了别人的贿赂,使他丢了官。丢了官的相如闲居在家,回到安汉休养。一年多后,武帝知道相如是被诬告的,再次诏命他回朝为“郎”。
  相如有“口吃”的毛病,但很会写文章。他患有糖尿病。他与卓文君结婚,家资富有,遭诬告之后,心灰意冷,不贪求高官爵位。虽然他还是个“郎”官,却很少参与公卿国家之事,常常称病闲居在家。他随从天子去长杨宫一带打猎,针对天子热衷“自击熊彘,驰逐野兽”,写了《谏猎疏》以劝诫,受到了皇帝的称赞。返回途中,在过宜春宫时,司马相如又献上《哀秦二世赋》,哀叹秦二世“持身不谨兮,亡国失执,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对天子具有明显讽喻、警示意义。
  司马相如晚年拜孝文园令,这是一个闲职。武帝既有赞美子虚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好仙道”,就对武帝说:“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未完稿,请允许我写完后献给皇上。”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间,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呈献汉武帝。相如既已献上大人之赋,天子特别高兴,飘飘然有凌驾云天的气概,心情好似遨游天地之间那样爽快。
  后来司马相如病重,请辞了一切官职,住在茂陵家中养病。喜欢辞赋的汉武帝,一天对身边的人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写的东西都取回来,不然以后就散失了。”便派了一个叫所忠的人前往茂陵司马相如家,所忠到时,司马相如已经去世,家中已无书。所忠问他的妻子文君,文君说:“长卿原本没有书了,他常常写书,但写好一篇,就被人要去一篇,家里早已没剩别的了。只有长卿在去世前,支撑着病体写下了一卷。他告诉我,天子派人来取书时,就献给他。”司马相如留下的这一卷,就是《封禅文》,文君当即呈送给所忠。所忠进献给天子,武帝开封见是《封禅文》,十分惊奇,叹为奇文。数年后,武帝采纳相如封禅建议,登泰山,禅梁父,礼中岳,告太平于天。此后,封禅遂成为历朝定制,奠定了中华大一统的思想理论基础,成为中华统一的标志性符号。
  ……
  • 编者蓬安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司马相如研究会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43310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9
  • 出版时间2020-0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78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