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丛书-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文化> 文化理论 >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丛书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丛书
商品价格: ¥64.20 [定价  ¥76.00]
商品编号: 12888944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丛书
  • 商品编号:12888944
产品特色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发展迅猛。其中,非裔文学的成长尤为突出。起源于18世纪中期的美国非裔文学,作为少数族裔文学的重要分支,在经历约300年的历史风雨后,逐渐从美国文学的边缘走向中心,硕果累累,群星闪耀。
  露西·泰莉(Lucy Terry,1730)于1746年创作的诗歌《巴尔斯之战》(“Bars Fight”)被公认为已知最早的美国非裔文学作品。这首诗作的出版标志着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由口头传承进入了书面创作时期。早期的美国非裔文学多以黑人奴隶叙事形式出现,在奴隶制结束之前,大约有一百多位经历不同、文学才能各异的黑奴记述了自己遭受奴役的历史。奴隶自述的对象是一个不承认黑人智力和能力的美国,因而作者们不但是黑人真实境遇的见证者,还是驳斥种族主义诋毁的鲜活例证。
  一战后,美国南方的黑人大批涌向北方城市。在纽约,尤其是哈莱姆地区,一部分黑人城市移民进入文化产业,出现了一批作家、画家、音乐家,也出现了诸如科顿俱乐部(Cotton Club)等集中展示黑人艺术的场所。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非裔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以积极的心态、多样的形式展示了美国非裔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随着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生,种族矛盾和种族关系日趋复杂,以社会抗议为主要特征的文学运动出现在美国文坛,并在40年代到达高潮。
  20世纪60年代,由于种族隔离、歧视、剥削和压迫现象仍然在美国社会存在,非裔美国人争取权力的斗争从南方的非暴力抗议发展到北方城市黑人区的暴乱。与此同时,随着《民权法案》(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的通过、越南战争的爆发和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1929-1968)遇刺事件的发生,非裔美国人的民权思想被点燃,黑人权力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与之并行发展的黑人艺术运动则对黑人权力运动的政治诉求进行了艺术表达,它呼应了黑人权力运动对种族自豪感的强调,响应了其为美国黑人集体身份寻求答案的倡议,迎来了美国非裔文学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非裔文学进入了第三个繁荣期。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1944)等女作家成为带动第三次繁荣的中坚力量。1993年,托妮·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作家。这一历史性事件将美国非裔文学推向新的高度。。非裔美国作家在这段时间获得的文学奖项有普利策奖、美国全国图书奖和美国图书奖等,这段时间的获奖数量超过以前所有时期的总和。“②美国非裔作家无论是在创作技巧、主题,还是风格上,都比以往任何时期表现出了更丰富、更多元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非裔文学理论与批评也取得卓越成就,进一步增强了美国非裔文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文学选集和文学史的编撰与出版也对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当代美国文坛,在莫里森和沃克等作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美国非裔作家成为美国文坛一支新生力量。以《摇树》中收集的1990年以来崭露头角的23位黑人作家为例,③他们往往有着文化杂交的背景,有着跨越疆域的视角和更加灵活多元的创作方式。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非裔文学成为文学表述参与族裔身份构建、美国多元文化传承和改造的文学实践。
内容简介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丛书》收集了近二三十年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标准,以覆盖非裔文学发展的全过程为目标。尤其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我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超经典化”现象——即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于几位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着意收录了一些涉及曾经被学界忽视的早期作家及其诗歌、戏剧、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较全面地展示非裔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提供一本全面了解非裔文学发展史的辅助资料。
作者简介
  王烺烺.1969年生,安徽颍上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近年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编译著作5部。
  
  臧康华,1994年生,河北保定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发表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文2篇。
目录
国内研究综述
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33—1993
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94—2011

新旧奴隶叙事
美国奴隶叙事研究
《道格拉斯自述》:双声身体叙事研究
哈里特·雅各布斯的《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中的颠覆性
叙事策略
《宠儿》的后现代黑奴叙事和历史书写
伊什梅尔·里德的历史叙述及其政治隐喻
——评《逃往加拿大》

诗歌与戏剧
菲莉斯·惠特利的黑色古典刍议
论黑人音乐与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艺术创新
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黑人大都市书写与美国城市的种族
空间生产
论丽塔·达夫诗歌中“博物馆”的文化隐喻功能
面对黑色美国梦的思考与抉择
——评《跨出一大步》和《阳光下的干葡萄》
奥古斯特·威尔逊《篱笆》的心理空间建构策略

小说
斯德哥尔摩效应
——《一脉相承》中美国南方黑人的心理分析
赫斯顿自传《路上的尘迹》的意指修辞策略
越界的困惑
——内拉·拉森《越界》中的反讽意蕴阐释
论《土生子》的空间政治书写
成长与恶作剧精灵叙事
——论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黑色幽默文风
《向苍天呼吁》:走向一种生态社会
“政治正确”之下的认同危机
——《春季日语教程》和《人性的污秽》研究
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
——评莫里森《宠儿》的艺术手法
《秀拉》: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
读者是文本整体的一部分
——评《最蓝的眼睛》的结构艺术
《露西》中的不可靠叙述与潜藏文本

文学理论与批评
论美国黑人美学思想的发展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传统建构观
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
非裔美国文学的修辞策略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喻指理论
视角的重构:论盖茨的喻指理论
精彩书摘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丛书》:
  雅各布斯创作的奴隶叙事面世之后,她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对于她作者身份的怀疑。《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发表时,封面上印着书名和编辑蔡尔德的名字,却略去了作者的姓名。虽然书名的副标题上说明作品是由“她本人写成”,但以这样的方式把作者从公众视线中隐去,雅各布斯的自传既打破了传统奴隶叙事作品的框架,也说明作者对于读者可能产生的对其真实身份和作品内容可信度的质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自称为琳达·布伦特的第一人称叙事人,坦言她在陈述事实。“读者,请相信这部叙事不是虚构的。我意识到我的某些经历看上去不太可信,但它们的确是绝对真实的”(Jacobs,1987:1),而作为该书编辑的蔡尔德在序言中也进一步证实了雅各布斯作为作者的身份和她的写作能力。“我本人认识这部自传的作者——在她的要求下,我修改了她的书稿,但我所修改的地方主要是为了使结构更紧凑、更有条理。我没有为她的故事添加任何东西或是改变她相关话语中的含意。除了个别地方,书中的观点和语言都是她本人的。我对某些多余的部分做了一点删减,但没有理由改变她讲述自己故事时那种逼真、动人的方式”。
  尽管有作为编辑的蔡尔德担保雅各布斯作品的权威性,雅各布斯还是受到20世纪某些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怀疑。他们或是认为《-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根本不是雅各布斯本人所写,而是出自其编辑蔡尔德之手,或是坚持雅各布斯的故事是虚构的,书中人物根本不存在。因为这部自传不仅由蔡尔德编辑,而且还是以琳达·布伦特的笔名发表的。但如评论家乔安娜.M.布拉克斯顿所指出的,这些评论家遗憾地忽略了1861年5月1日发表在伦敦的《提倡废奴者》报上关于雅各布斯自传的书评,该书评作者不仅见到过自传的手稿和出版物,也曾与雅各布斯本人交谈过。这篇书评所提供的事实证实了雅各布斯的作者身份以及她自传内容的真实性(Braxton,1986:382-383)。这种对于叙事文本真实性的追求也导致了近年来另一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现。哈佛大学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了由琼·费根·耶林编辑《-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在此之前,耶林已于1981年就此撰文,她根据雅各布斯与艾米·波斯特和莉迪亚·马西亚·蔡尔德的通信,断定雅各布斯就是《-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的作者。而在这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的、现在被认为是选定版本的叙事文本中,耶林汇集了许多文献证据——地图、遗嘱、契约、剪报、照片等等,还有至1981年才在罗切斯特大学图书馆的波斯特档案中发现的雅各布斯与波斯特的通信。耶林对于历史档案的细心挖掘令人敬佩地回答了对于雅各布斯本人或是对于作品本身的诘难和质疑。这些历史资料证明了雅各布斯确有其人,而《-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确像作品副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是“由她本人写成”。
  文学评论家杰奎琳·考茨比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围绕雅各布斯作者身份与其自传的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的实质。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白人自传的可信性是被得到承认的。但是黑人自传作家就必须证实其身份。19世纪的黑人自传作家面临的挑战使得他们必须使用某些策略以使他们的故事更带有真实色彩,以此吸引白人读者和出版商家,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作品必然遇到怀疑和抵制。考茨比认为,文本的文学分析价值就建立在它既受历史资料所意味的终结的约束而又抵抗这种终结这样一种原则之上(Goldsby,1996:15)。评论家威廉姆·L.安得鲁斯更把《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称作一部“实验性”奴隶叙事,创作于奴隶叙事作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叙述他们生活故事的文化时刻。作者在作品中试图协调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和讲述生活事实时的自由表现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Andrews,1988:169-17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雅各布斯的自传取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但作者显然意识到其所处的文化氛围下对于标准奴隶叙事的读者期待,她必须遵循19世纪的写作传统以使读者接受她的作品。正是鉴于自己经历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雅各布斯在自传中采用了颠覆性的叙事策略,以打破19世纪各种文学传统的界限、达到讲述自己故事的目的。她创作了一部独具特色的作品,也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从女奴的视角控诉了奴隶制的滔天罪行。它以第一手的资料描述了南方成千上万的奴隶在这个非人的制度下过着的生不如死的生活。同时,它也揭露了奴隶制这一邪恶体制如何导致作为奴隶主的白人的思想堕落和人性扭曲。但与当时其他的奴隶叙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出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之手的第一部“公开涉及白人奴隶主对于女奴的性剥削的主题的”奴隶叙事(Martin,1997:264),它着重描述了奴隶制度下女奴的悲惨遭遇。
  ……
  • 著者王烺烺,臧康华
  • 编者张龙海
  •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77295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22
  • 出版时间2020-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44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