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新悦丛书:病患悖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社会科学> 社会学 > 鼓楼新悦丛书:病患悖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
鼓楼新悦丛书:病患悖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
商品价格: ¥67.80 [定价  ¥82.00]
商品编号: 12891784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鼓楼新悦丛书:病患悖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
  • 商品编号:12891784
产品特色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推动了医学的飞速发展。遗传的本质得到揭示,生理与病理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不断深化,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层出不穷,这些进步使得曾长期威胁人类的传染病得到控制,医生手里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大大增加,无数生命获得拯救。上述巨大成就引人瞩目,但同时也推高了全社会对医学的预期,技术至上开始盛行。广大民众,包括医学工作者,都开始对医学抱以超出可能的期待。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忽视了医学的局限性,没有看到现在的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对很多疾病还束手无策,健康长寿在多数情况下还只是良好的愿望,医生能做的还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民众的过高期望,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激进性,造成当前很多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情况。在“早发现,早治疗”和“治未病”的旗号下,很多危险因素成了治疗对象,疾病诊断标准不断降低,治疗终点目标逐渐前移。普遍的健康体检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本来并不会影响健康的所谓“疾病”,乃至造成如有人戏谑所称:“如果你觉得你还健康,那是因为你检查得还不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推波助澜。例如制药公司利用资本的渗透力影响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和诱导公众取向;慈善机构为扩大影响力而夸大疾病的危害或干预的效果;西方国家政党为了赢得选票,刻意迎合一些拥有压力集团支持却缺乏证据支持的医疗项目;学术刊物的商业化运作影响学术诚信和公信力,等等。
  上述问题加剧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失当,造成部分健康人群得到了过量的医疗供给,而真正的患者,尤其是经济状况差和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却在治疗的可及性方面居于劣势。良莠不齐的医疗信息、复杂繁琐的候诊流程、廉价基本药物的短缺以及本末倒置的健康评估机制都更不利于社会弱势群体,令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更加突出。
  以上是《病患悖论》的主要思想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英国全科医生,她在援用科学证据的同时,融入了职业经历和个人体验,加上作者对民众利益的关切,使这本书散发出医学的温度。《病患悖论》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究竟什么是健康?医学能做什么?社会怎么影响医学?医学要往哪里去?我觉得无论是医务工作者、政府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值得来读一下这本书。
内容简介

  医学在增益人类健康的同时,已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无孔不入。现在,“医生伤到患者的概率几乎和帮到患者的一样大,甚至更大”。当医学打着“良医治未病”的旗帜进军时,却把越来越多的健康人变成了“病人”,“病”与“非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当下,人们用“亚健康”“早期高血压”和“早期糖尿病”这类字眼形容自己的身体状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随时准备为各类检查买单。与此同时,一个悖论产生了:身体健康、境遇良好的人不需要照护,却得到了很多的照护;与之相反,身患疾病、境遇较差的人往往需要政策倾斜或扶持,实际上又没有得到。
  玛格丽特·麦卡特尼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和获奖作家,基于具体案例和强大的逻辑素养,揭示了被过度包装的医疗背后的真相。她表示,病患的悖论加剧了健康不平等,侵蚀了医师职业精神。这既伤害了那些需要治疗的人,也伤害了不需要治疗的人。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麦卡特尼(Margaret McCartney),英国格拉斯哥的一名全科医生,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当一份报纸声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是预防保健的路径时,她勃然大怒并开始了专栏写作生涯。至今,她已经为英国的大部分报纸写过文章,《英国医学杂志》以及诸如VOGUE和《展望》这样的刊物也发表过她的作品。她还在《卫报》和《金融时报》周末版开设了专栏,同时定期向英国广播公司第4电台的《洞悉健康》节目建言献策。由于以上贡献,她赢得了英国医学记者协会和欧洲肿瘤学院的多项表彰,还曾获颁英国“健康卫士奖”。
  她对医学证据、医师职业精神、筛查及风险等问题有浓厚兴趣,并坚持更新自己的博客和推特。本书是她的首部专著。
  
  潘驿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关注医学史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合译有《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目录
第一部分 制造患者
第一章 首先,不要伤害
第二章 心血管风险的大买卖
第三章 癌的本质
第四章 涂片与恐惧:杰德·古蒂效应
第五章 愈演愈烈:前列腺、肠道和主动脉
第六章 待价而沽的健康:人人想吃的“唐僧肉”

第二部分 运作方式
第七章 乔治·克鲁尼与医疗确定性幻觉
第八章 滚雪球般的临床方案
第九章 谁在指挥医生:药企、政客还是患者?
第十章 慈善组织和它们的关切
第十一章 公关的麻烦
第十二章 花钱买服务
第十三章 患者的政治化

第三部分 更好的照护
第十四章 患者何为?
第十五章 信息宁缺毋滥
第十六章 专业医疗的无形收益
第十七章 重回正轨

后记 我为何不是个悲观主义者
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书摘
  《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
  高胆固醇——某些遗传病造成胆固醇水平极高的情况除外——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血管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当血液循环出现问题,它就有可能导致血管病——冠心病发作、心绞痛、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以及几类肾病和末梢血管病。血管病体现为血管功能下降,无法输送足量血液,进而影响心脏或大脑的血液供给。有成堆的研究支持胆固醇作为风险因素的论断: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群有更高的冠心病发作或中风风险。但是,血管病的风险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家族病史、吸烟习惯、体型与锻炼、膳食等。胆固醇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不过是因为它易于检验,而且我们有特效药对付它。
  胆固醇测试和治疗的滥用意味着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每3人就有一个在服用某种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英国有超过700万人需要服药。倒带回到我在监护病房喝着咖啡、吃着玛芬蛋糕的时候,他汀正是冠心病患者使用的药物。后来,当我被教导应尽可能降低胆固醇时,得到这种药物的人就不止于病房里的患者了。他们是健康的人:仅仅是有冠心病发作或中风“风险”的人。可以讲,这几乎指每一个人。
  此后,我们开出他汀处方的门槛持续降低。这类药物在预防冠心病发作和中风上效果如何呢?通过精心设计.从同样的数字解读出慰藉与恐慌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易如反掌。新闻报道每天重复着有多少人因心脏病和中风致死或致残,在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做点什么”是主动的、可度量的、可见的和积极的,不给患者开他汀处方或不服用它们看起来则可能是软弱的、被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要是医生签署一张处方单就能把人们从中风或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境地拉出来,他们为什么不呢?他们如果不这样做,难道不失职吗?
  我不会立即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将努力对数字保持价值中性,这样你起码可以自己为自己做决定。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位居住在格拉斯哥的60岁白人妇女,不吸烟,胆固醇指标是8,高密度脂蛋白(一种“好的”或于人有益的胆固醇)指标是2,血压160/85,体重100公斤,身高160厘米。她在未来10年内发生心脏病、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概率是8%,罹患糖尿病的概率是18%。
  如果服用他汀类药物,她的糖尿病风险不会有任何变化。如果她坚持服用10年,她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降至6%。
  同样身体状况的男性在10年内发生冠心病发作或其他血管病的概率是14%,糖尿病风险为25%。服用他汀将使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至11%,糖尿病风险依然没有变化。
  还有其他几种量表——如英国联合协会心脏风险量表——你可以输入不同的指标,如血压、胆固醇、体重和吸烟习惯等,直到你无聊得不想动弹为止。
  ……
  • 著者[英]玛格丽特·麦卡特尼(Margaret,McCartney)
  • 译者潘驿炜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58859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3
  • 出版时间2020-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408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