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文学> 影视文学 >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商品价格: ¥44.20 [定价  ¥68.00]
商品编号: 12592308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 商品编号:12592308
产品特色
  怎样以最低成本,做一个学术研讨与作品放映结合的影展?
  怎么在主流话语之外,推动当代纪录片理论与纪录片创作的良性互动?
  一、从“沿江而下”说起
  八九年前,应该是在我组织“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2008年5月24-25日)之后,在扬子江边一个古色古香的客栈里,和一位导演朋友说起民间影像传播的种种不易,突发奇想,提出做影展的一种好玩路径:在长江上租一艘船,选择若干城市,比如,从重庆开始,迎来一批参展导演和“理想观众”之后,宣布影展开幕,接着沿江而下,白天在船舱里,晚上在甲板上(如果天空足够黑,可以打在天幕上;如果江面足够平静,可以打在江面上),一路放映片子、交流,高谈阔论,交朋结友;到了武汉,下去一批导演/观众,再上来一批导演/观众,继续光影流转;然后是九江、南京(每届可以选择不同城市,并通过沿途船票贴补影展支出),导演/观众不断循环,直到海上,影展闭幕,旅程结束。
  这个“沿江而下”影展的特点,就是场地的不断漂移,观众的不断流动,不断跨省跨界,看难得一见的好电影,赏俯仰皆是的真风景,快意江湖。
  不难想象,这个所谓的“沿江而下”影展最后流于戏言,不了了之。
  二、纪录片:伦理与方法
  2010年11月底,我非常偶然地申请到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的一个主题专场,获得3万元资助,举办了“海上影展暨论坛”,也就是利用我在高校工作、熟悉创作与研究两个领域的便利,邀来全国各地的一线导演和活跃专家,以聚焦纪实影像方法、展现多元影像潮流为旨趣,在举办当代中国纪录片研讨会的同时,集中放映了2009年以来的最新青年影像作品,包括纪录片11部、剧情片2部,以及学生短片11部。
  放映分为三个单元:
  (一)神奇现实:纪录新影像。这是2009年以来当代中国最新纪录片的集中展示,包括在伦理问题上曾引发关注的纪录片《算命》(徐童)、《龙哥》(周浩)、《喉舌》(郭熙志)等;包括院线发行上迈出步伐的纪录片《音乐人生》(张经纬)、《小人国》(张同道)等;包括采取经典纪录片方式拍出人生况味的《旋转楼梯》(季丹)、《小李子》(于广义);包括《1428》(杜海滨)、<众生》(陈心中)这样在灾难中进行人性探测的作品。人如其片,两位85后纪录片人在《火星综合征》(薛鉴羌)、《借我一生II》(单佐龙)描摹出迥异其趣的生存图景。
  (二)向生活致敬:剧情片单元,包括《好猫》(应亮)、《八卦》(符新华)。这两部具有强烈现实质感的剧情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虚构与纪实的界限。
  (三)多音齐鸣:高校学生短片单元,为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以及香港演艺学院等院校的学生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由于选片视野的局限,这个单元会在日后逐渐加强,真正做到“青黄”相接。
  在放映期间,举办了“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录片导演及学人,包括司徒兆敦、张献民、张同道、周浩、于广义、郭熙志、徐童、张钊维等齐聚上海,与上海本地纪录片人聂欣如、吕新雨、杨击等人一起,就纪录片的伦理、文体与方法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探讨与争鸣。
  活动得到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和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的支持,这种“影片展映十学术研讨”的方式,引发了社会观众与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业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
内容简介
  为了推动青年纪录短片的创作,“2016海上影展暨论坛”还首次设立了“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单元,设立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邀请电影导演朱枫,纪录片导演周浩、杜海滨担任短片竞赛的终评委,最终从141部参赛短片中,评选出了“纪录短片”《蛰夫》(沈韩成)、“优秀纪录短片奖”《风烛明灭,长如瞬间》(刘珉)、“新锐纪录短片奖”《姑婆》(杨宇菲)、“评委会特别奖”《小城故事》(郝雨竹)。
  以上活动得到了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CNEX、上海季风书园、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支持。
  多年来,为了消除纪录片界对小朋友们的神秘感,增强参与意识,我经常不定期地邀请导演来课堂讲座,但这两年一届的影展暨论坛,纯粹是无心插柳,顺便而为。因此,我对于自己的策展人身份总是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并没有什么长远规划,遑论雄心、抱负。也正因此,海上影展暨论坛的各种信息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惊动传统媒体。
  有一次,在翻阅多年来参赛参展收集的各种影展手册时,恍然间意识到,其实策展也可以视为一种交互创作:在网站(社交媒体)上开宗明义,确定选片标准时,你的创作就已经开始;征集稿件、遴选稿件,这是在做素材收集、整理工作;确立人选、入围片目,将相关简介、剧照、片花放到每个单元,其实正是你价值取向、美学特色的反映;随着影展召开,导演、专家与普通观众的不断进入、参与、互动、交流,你策划的这个大作品也在不断生长、变化,甚至呈现出让你惊艳的面目……
作者简介
  黎小锋,纪录片导演,博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作有《纪录片创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等四种。
  作为导演/摄影的纪录片《昨日狂想曲》(2016)《遍地乌金》(2011)《我最后的秘密》(2008)《无定河》(2007)《夜行人》(2005)《打春锣的人》(2001)等,曾先后入围山形国际纪录片节、哥本哈根纪录片节、弗里堡电影节、全州电影节等诸多海内外电影节,并获北京独立影像展纪录片单元“独立精神”奖、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等奖项。
  近年来,担任海上影展暨论坛策展人,上海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选片人。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
第一单元 纪录片的文体与方法
第二单元 纪录片的伦理与方法

第二章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价值评判
第一单元 主题发言部分
第二单元 自由发言部分

第三章 纪录片:跨界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 上海论坛
第二部分 釜山聚谈

第四章 数字纪录片:作品、作者与未来趋向
第一部分 “作者纪录片”与“纪录片作者”专场
第二部分 数字纪录片的未来趋势与可能

附录一 2008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
附录二 2010海上影展暨论坛
附录三 2012海上影展暨论坛
附录四 2014海上影展暨论坛
附录五 2016海上影展暨论坛
精彩书摘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聂欣如
  因为南京我没有去过,只是间接地听到一些信息,那么我的看法是,当一个纪录片做出来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了。纪录片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读解,必定是对一个事物进行评论,我们要了解这个事物,肯定是要借助某个观念意识的框架。如果不读解的话,事物永远都处在混沌之中。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个对社会不断解读的过程,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如果排斥这个过程,那么这个客观事物永远不能被我们所消化和理解,永远存在混沌之中。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它就是一个被遮蔽的东西,只是一个存在,还没有被揭示出来。
  这样一个揭示的过程我觉得是必然的,但是对纪录片进行评论,则是一个反向的介入。我觉得纪录片的评论是特别敏感的,不像故事电影评论比较好做,为什么?因为电影纯粹是一个虚构的东西。对于虚构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点评,但是纪录片不一样。纪录片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非虚构的,因此你评论一个纪录片的好坏,实际上就涉及一个问题,你对那个被记录的对象了解多少?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可想而知,你的评论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很少参与纪录片的评价,问题就在这里。当我看到一个纪录片时,心里肯定有一个自己的想象,我喜欢或者不喜欢,认同或者不认同。但是你要下决心去评论它的话,就要去证明你为什么认同或者不认同,但是这个对象,你认同它也好,你不认同它也好,你看到的就是一个人的转述,一个导演的转述,那个转述的后面是什么,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就没办法评判。对吧?我要说这个导演说得对还是不对,你首先就看你对这个事情了解多少。所以我认为纪录片的评论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要做一个很好的纪录片评论,一个很精到的纪录片评论,实际上对评论者有个非常高的要求。
  刚才毛晨雨也说了,纪录片的评论有一个规范对象的倾向性吧。我觉得,如果有这样的倾向性那是非常不好的。这个纪录片做的是一个什么东西,你要尽量去了解背后的语境,然后再去评论,就像我们今天评价一些过去的导演,比如说弗拉哈迪,如果你对他的背景不知道,弗拉哈迪怎么拍片的,爱斯基摩入的现实是怎样的,实际上你很难评价。很难对这个作品做出一个客观的相对公正的评价,这非常难。我觉得,实际上不应该有一个彼此排斥的争论,我自己也做过纪录片,别人对我纪录片进行评论的话,当我发现他对我所做的事情很了解,那他说的东西,我会非常认同,不管他的意见是正面的还是批评的,我都会关注。但是,他如果对我做的事情完全不了解,完全是以一个想象的方式来思考的话,那我就非常不认同他,甚至排斥他,有反感。那时候我的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上放,确实碰到完全不同的评价,那就是在德国,我拍的是一个中国的事情。那么西方人就会依靠想象去做评价,对此我就完全排斥、这些事实你都不了解,就胡说八道,完全是自说自话!纪录片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影片,它的素材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它拍摄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你对这个客观存在不了解,你就很难评论。我认为,拍纪录片的人和评纪录片的人之间,不应该有天生的矛盾,而是有一个互相之间的契合,这个契合就是彼此之间互相的尊重。
  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来说,你应该知道,任何一个作品作为一个客体存在的话,对它的任何评价、任何分析都是正常的。就像我们认识事物一样,你要认识它,势必要评述。你要评述,势必要找它的规律,你要找它的规律,势必需要某种语言的体系,某种思维的模式,不可能既没有构成也没有范式,那是没法谈的。作为一个评论者来说,你要充分认识到,你所涉及的对象不是单纯的影像,因为这个影像背负着非虚构的责任。因此你在评论的时候要慎重行事,你要知道那个影像表达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虚构想象的东西,容不得你非常轻易地用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式去“套”。你必须尊重影像及其背后的东西,对它后面的东西有所了解,你才能有所评论,这是我的看法。
  ……
  • 编者黎小锋
  •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82055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7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65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