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农业/林业> 农业基础科学 > 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商品价格: ¥46.60 [定价  ¥50.00]
商品编号: 12632063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 商品编号:12632063
内容简介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大量的地理标志产品,其中95%以上都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标明产品地域来源和品质声誉的特殊标记。
  《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通过对石阡县茶农、合作社、茶企、政府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原产地效应理论、品牌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各个主体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评价地理标志品牌对各个主体的促进作用,得出:
  (1)地理标志品牌对石阡苔茶产业的促进作用程度一般,其中地理标志品牌对茶农的生产、加工、成本、技术促进作用程度较小,对生产加工整体促进作用程度较小;地理标志品牌对茶农销售、产业组织、品牌建设促进作用程度较小,对整个茶农销售促进作用程度较小。
  (2)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利益驱动、产业发展需要,大阻力来源于不重视地理标志的使用;地理标志品牌对苔茶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效益方面促进作用程度一般,对整个苔茶合作社促进作用程度一般。
  (3)地理标志品牌对茶企生产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品牌建设环节的促进作用程度一般,对其他环节的促进作用程度较小,对整个企业的促进作用程度一般,对品牌建设环节中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价格的促进作用程度较大,对茶企销售环节和其他环节促进效果不显著。
  (4)苔茶地理标志品牌运行中政府作用的整体效果较好,作用程度依次为:企业>地方政府>合作社>农户。
  基于研究结论,针对贵州茶产业提出的对策建议是:控制茶园规模增长速度,转变投入重点;发挥政府职能,因地制宜实施精准管理和扶持;稳固生产规模优势地位,促进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发挥综合比较优势,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加强茶园建设管护,提高生产和加工技术水平。
  针对苔茶农户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加大对茶农帮扶和地理标志品牌宣传力度;规范对茶农生产加工的要求;提高茶农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拓宽茶农销售渠道;加大对茶农的支持力度。
  针对苔茶合作社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加大地理标志品牌宣传力度;强化合作社对地理标志品牌的使用动力;利用地理标志品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加强苔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打造专属性强的地理标志品牌。
  针对苔茶企业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改良传统工艺,切实保证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包装,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强地标使用的引导与管理,保证地标品牌良性建设;适度产业规模与市场选择调整;深度挖掘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针对苔茶主管部门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优化企业发展,做好地理标志品牌运行的主推手;发挥各种职能作用,打好地理标志品牌运行的头杆枪;壮大合作社,搭好共同利益的桥梁;增强茶农意识,打造新型茶业劳动队伍。
作者简介
  田文勇,男,汉族,1984年7月出生于河南新蔡,工程管理本科、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农业经济管理博士,铜仁学院副教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畜牧经济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各类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多项,以首作者在CSSCI、CSCD源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篇。
  
  代致宇,男,土家族,生于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各类纵向研究课题近5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文献综述
1.2.2 相关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指标选取
1.4.3 数据来源
1.5 创新之处与应用前景
1.5.1 创新之处
1.5.2 应用前景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地理标志
2.1.2 地理标志品牌
2.1.3 农产品地理标志
2.1.4 石阡苔茶
2.1.5 政府作用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原产地效应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地理标志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机理分析
2.3.1 溢出效应
2.3.2 品牌效应
2.3.3 市场需求
2.3.4 示范带动
2.4 地理标志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驱动机制分析
2.4.1 产地名称保护与产业品牌导向发展
2.4.2 标准化生产体系与产品品质保护
2.4.3 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2.5 地理标志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实现路径分析
2.5.1 苔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路径
2.5.2 石阡苔茶产业发展路径
2.6 本章小结

3 贵州地理标志品牌与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3.1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现状分析
3.1.1 制度背景
3.1.2 发展历程
3.1.3 发展现状
3.2 贵州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现状分析
3.2.1 贵州省地理标志发展政策现状
3.2.2 贵州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
3.3 贵州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3.3.1 贵州茶叶生产现状分析
3.3.2 贵州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贵州石阡苔茶产业不同主体现状分析
4.1 农户现状分析
4.1.1 基本情况分析
4.1.2 生产现状分析
4.1.3 加工现状分析
4.1.4 销售现状分析
4.1.5 促进作用分析
4.1.6 选择地标影响因素分析
4.2 合作社现状分析
4.2.1 基本情况分析
4.2.2 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4.2.3 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现状分析
4.2.4 促进作用分析
4.3 苔茶企业现状分析
4.3.1 基本情况分析
4.3.2 生产加工现状分析
4.3.3 销售现状分析
4.3.4 品牌建设及维护情况分析
4.3.5 促进作用分析
4.4 主管部门现状分析
4.4.1 基本情况分析
4.4.2 产业基本情况分析
4.4.3 提供的职能服务情况分析
4.4.4 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分析
5.1 地理标志品牌对苔茶茶农促进作用评价分析
5.1.1 模糊综合评价茶农生产加工促进作用
5.1.2 评价结果分析
5.1.3 模糊综合评价茶农销售促进作用
5.1.4 评价结果分析
5.2 地理标志品牌对苔茶合作社促进作用评价分析
5.2.1 模糊综合评价合作社促进作用
5.2.2 评价结果分析
5.3 地理标志品牌对苔茶企业促进作用评价分析
5.3.1 模糊综合评价企业促进作用
5.3.2 评价结果分析
5.4 地理标志品牌运行中政府作用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石阡县政府作用
5.4.2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案例分析
6.1 农户案例
6.1.1 案例选择
6.1.2 个案分析
6.1.3 个案总结
6.2 合作社案例
6.2.1 案例选择
6.2.2 个案分析
6.2.3 个案总结
6.3 企业案例
6.3.1 案例选择
6.3.2 个案分析
6.3.3 个案总结
6.4 政府案例
6.4.1 案例选择
6.4.2 个案分析
6.4.3 个案总结
6.5 本章小结

7 苔茶地理标志相关政策措施、效果、问题及政府作用分析
7.1 苔茶产业相关政策措施
7.1.1 产业与人才政策措施
7.1.2 新植茶园政策措施
7.1.3 投产茶园政策措施
7.1.4 加工政策措施
7.1.5 销售政策措施
7.1.6 奖补措施
7.2 苔茶产业相关政策措施效果评价
7.2.1 集聚了一批新技术新成果
7.2.2 创新形成了一批自有技术
7.2.3 产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
7.3 苔茶地理标志品牌存在的问题
7.3.1 品牌意识薄弱
7.3.2 品牌服务平台不健全
7.3.3 品牌监管不严格
7.3.4 产品品牌效应弱化
7.4 政府在苔茶地标品牌保护中的作用
7.4.1 策划作用
7.4.2 监督作用
7.4.3 服务作用
7.4.4 参与作用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苔茶地理标志研究结论
8.1.2 茶农方面研究结论
8.1.3 苔茶合作社方面研究结论
8.1.4 苔茶企业方面研究结论
8.1.5 政府主管部门方面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针对贵州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8.2.2 针对苔茶农户的对策建议
8.2.3 针对苔茶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8.2.4 针对苔茶企业的对策建议
8.2.5 针对苔茶主管部门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后记
精彩书摘
  《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1.2.1.4 政府作用方面文献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是因为茶叶地理品牌与人文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联系密切,代表整个地区的形象,这种无形资产的成长可以增加市场份额,也会相应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能够提高区域知名度,也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因此茶叶地理标志的发展不仅是茶叶行业或茶企的事务,同时也是当地政府应履行的责任。余莹莹(2014)指出政府的有效干预可以多方面对茶业地理标志品牌的建立和发展进行引导,推动其持续健康的稳定成长。姚向军(2006)认为创建区域品牌是政府、企业、协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是主体,是创造者和推动者。赵广华(2007)认为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具有促进作用,制定规划是基础,构建网络是主导性因素,优化环境是重要保障,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促进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周修亭和王钰(2008)从政府推动品牌建设方面阐述农产品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分析政府的重要性。胡家琴和谢德灸(2017)以贵定县为例,总结得出贵定县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茶叶基地快速增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茶企快速增长,产值产量不断翻番的结论。梁斯雅和黄丽(2018)将六堡茶与其他茶类比较.得出应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促进产业发展。郑美玲(2012)从区域公共品牌和品牌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政府作用行为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影响规律,进而探讨了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中政府作用行为的政策选择问题。郑小玲(2014)选取安溪铁观音为例,阐明了政府参与区域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根据不同阶段政府发挥不同作用,界定地方政府角色定位,指出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袁珂(2017)通过对遂宁市地理标志开发与保护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遂宁市政府角色进行探讨,得出政府角色定位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扮演组织者、监督者、服务者。杨明和梅煜(2014)指出我国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上,重视地理标志注册的形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相当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到位,导致地理标志“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畅”。廖珊等(2015)认为地理标志产品存在多种保护模式,不同部门之间职能分散,缺乏联系,甚至各自自成一派,对落实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工作束之高阁。刘丽(2016)发现政府品牌推广行为不足,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程度低,品牌观念落后,生产稳定性差,区域品牌定位不准确,推广缓慢,缺乏优势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李冬文(2014)用“政府角色论”、“政府职能论与治理理论”及“政府一市场”框架,阐述了当前横县政府行为不足及其原因。汤凌燕和郭雅玲(2017)阐述了地方政府部门在地理标志方面的职权,进一步对地方政府的职权问题加以细化,为地方政府提出了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筹协调机制的建议。
  1.2.2 相关文献述评
  (1)地理标志经过几年的发展,品牌效应不明显、附加值不高,政府组织支持力度、部门间协作不够,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足够的商标运作能力,地理标志区域范围有待科学论证,保证产品品质标准化推动未得到充分重视。宣传不够、认识不足、市场营运、市场开拓缺乏,地理标志所应有的带动促进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重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研究,轻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和特色产业培植研究;重单一地理标志产品开发现状研究,轻产业链系统的剖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开发和保护的定性研究,轻定量分析、实证研究、注重区域性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的申报保护。此外对区域内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监管、标准化研究不足,从事地理标志产品研究的学者较少,地理标志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2)目前大多数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认知程度太低,市场信誉度低,企业品牌影响力较低,地理标志利用不充分现象并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协作配合。很少有学者对地理标志对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户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当前农户对地理标志使用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销售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发现国内众多学者对地理标志制度保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也为《地理标志品牌对贵州石阡苔茶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借鉴。但已有文献对地理标志推进合作社发展方面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地理标志对石阡苔茶合作社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更是鲜有。
  ……
  • 著者田文勇,代致宇
  •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63581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2
  • 出版时间2019-12-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84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