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社会科学> 社会学 >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
商品价格: ¥101.50 [定价  ¥126.00]
商品编号: 12609138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
  • 商品编号:12609138
产品特色
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艾滋病以来,人类社会在面对这一挑战的时候,先后出现了四种不良倾向。
第1种倾向是把艾滋病“道德化”了,认为艾滋病是对于“性混乱”的惩罚,艾滋病感染者是“咎由自取”。这种倾向在艾滋病传播的早期非常盛行,到21世纪开始衰亡,目前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
第二种倾向是把艾滋病“社会性别化”,片面地强调男男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自21世纪以来,这种倾向在发达国家日渐式微,但是在我国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第三种倾向是把艾滋病“灾难化”,过度夸大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与规模,因而错误地宣扬:艾滋病传播必定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这种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曾经流行,到2010年才逐渐淡化。
第四种倾向是“唯医学化”,认为艾滋病只是一种传染病,仅仅依靠医学和公共卫生手段就足以遏制其传播。这种倾向在防治艾滋病的各个领域中一直表现得很明显。
正是为了消除上述四种倾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社会学者才获得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历史机遇。
早在20世纪末,国际学者、国际组织和具体工作者就发现了这样两个问题。其一,上述的前三种倾向危害较大,但是纯粹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与工作者由于学科所限很难与之抗衡,急需更加专业的人员参与进来。其二,艾滋病传播者和感染者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的,医疗与预防的各种工作也开展于其中;但是,同样由于学科所限,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也很难解决这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于是,国际上开始呼吁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极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与工作中来。在我国,这一进程开始于2000年,当时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合作开展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它不仅是当时艾滋病防治领域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而且在我国也是第1次大规模地引进社会科学家参与这样的工作,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与具体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本丛书的主编之一景军教授牵头,2003年召开了第1次社会科学家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学术研讨会,其中的主力就是社会学家。
此后,在长期实践中,社会学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的相关论文与出版的书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本丛书仅仅是万紫千红之一抹,志在创立“艾滋病社会学”这个新的综合学科。
艾滋病社会学不仅是把社会学简单地运用于防治艾滋病,而且向着跨学科研究的光明前景前进。目前已经获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共卫生学与社会学的不同世界观与方法论开始擦出了火花,“人”的概念得以拓展,“人的主体性”意识得以推进,出现了发展数据收集方法的可能性。这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1,艾滋病社会学已经创建出不同于原学科的世界观。因此,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才能深入各种不同的高风险人群,了解他们的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而不仅仅是“看病治病”。同样,社会学研究者基于新的世界观,开始积极参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二,在思维逻辑上,双方也找到了具有相通之处的元命题:生理状况与行为特征是互相建构的。正是由于双方都接受了这个命题,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才会努力去探讨感染者与高风险人群的求医行为,而社会学研究者也才会不断主张把预防和治疗妇科病纳入“性工作者”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之中。
第三,在价值取向的层次上,公共卫生学与社会学双方已经超越了“关爱生命”这一原生的共同点,深入到新的元命题:生命在于存在,也在于质量。因此,很多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已经“越界”去帮助感染者解决医保或低保问题,而社会学家则深入到感染者用药和治疗情况的探讨。
由此可见,艾滋病社会学这个新的学科正在形成之中,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为它增添新的动力。

潘绥铭
2017年6月29日
编辑推荐
这套“艾滋病社会学研究丛书”共包括8本专著,当属中国社会学界近20年来研究艾滋病问题的学术著作之集大成。作者们从多种视角深入剖析了艾滋病流行情况和感染者的处境,相关记录和分析有益于国内学界的知识更新,也有益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者进一步认识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根源以及艾滋病感染者的艰难处境。
内容简介
本书从相对宏观的社会分析的视角出发,以“艾滋病问题”在中国情境中被建构的过程为主线,首先从学理分析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入手,再分析在被构建与终被定格的过程中的社会力量的博弈,后阐述本书的中心命题:“艾滋病问题”是中国社会重组进程的一个标识,而且只有在推动这一进程的努力中,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发现这个问题的佳解决模式。
作者简介
潘绥铭,1950年出生,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2015年曾任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创立与推广了“性社会学”,奠定了其基本理论框架,并创立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有性无别”的新型多元性别理念,被同仁称为“性学教父”。
潘绥铭是实证研究方法的领军人物。在定量研究方面,2000—2015年进行了4次全国成年总人口随机抽样的性生活调查;在质性研究方面,创立了“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落实于“社区考察法”“求异法”“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等操作模式,以及社会调查的伦理原则。
目录
第一章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及其意义/1
第一节 艾滋病何以成为一个“问题”?/3
一、艾滋病问题的学理冲突及其社会文化意义/4
二、“高政治定位”背后的博弈/9
三、“艾滋病问题”:中国社会重组的标识/16
四、解决问题的前景:推动中国社会重组进程/21

第二节 艾滋病恐慌:整肃性道德的后武器/27
一、疾病,往往是政治的工具/27
二、恐慌必然推动传播/28
三、我们需要理解艾滋病感染者的什么?/29
四、怎样做,才算是理解艾滋病感染者?/30
五、防治艾滋病的社会意义:对公民的生命负责/34

第三节 中国艾滋病防治事业的价值理念/37
一、政治理念:从“御敌”到“负责”再到“维权”/37
二、社会理念:从“部门合作”到“社会动员”再到“社群为
主体”/39
三、文化理念:从“高危人群”到“去污名化”再到“个人权利
伸张”/41
四、生活理念:从“洁身自好”到“参与社会”再到“公民
责任”/42
五、核心理念:从“救亡”到“健康”再到“幸福”/44

第二章 艾滋病防治中的“三国演义”/49
第一节 行动逻辑的双向冲突:感染者的应对取向的三方共构/51
一、感染者为什么会出现负面的应对?/51
二、感染者的自我定位及其行动逻辑的冲突/54
三、政策执行者与感染者,不同的行动逻辑/57
四、医患双方的行动逻辑冲突/59
五、个体归属:三方之间的不同行为逻辑/61
六、研究视角的启示:多主体的共构/65

第二节 感染者对于“三国演义”的主体认知/66
一、如何让感染者安全地说出心里话?/66
二、感染者被谁歧视?被歧视了什么?/69
三、感染者对CDC的工作怎么看?/72
四、感染者对于医院工作的评价/76
五、志愿者,为人为己的贴身服务/82

第三节 艾滋病防治:从“三国演义”走向“三位一体”/88
一、我们要讨论什么?/88
二、在志愿者眼中,“三位一体”进展如何?/90
三、CDC如何看待“三位一体”?/104
四、“三位一体”在医院的眼中/113
五、“分久必合”=利益协调/116
六、推进“三位一体”的政策保障/125
七、且议且行,愈进愈明/134

第四节 电脑调查问卷、“三方”访谈提纲及定性访谈的总结
框架/137
一、电脑调查问卷/137
二、“三方”访谈提纲/160
三、定性访谈的总结框架/162

第三章 艾滋病的性传播/165
第一节 性传播风险:男人的“马太效应”/171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171
二、如何进行假设与检验?/172
三、四个视角分别检验,发现了什么?/176
四、性社会学对于马太效应的解释/178

第二节 性传播风险:女性的多伴侣/180
一、社会网络中女性之性/180
二、假设与检验:什么因素的作用更大?/181
三、女性主体的多因素选择/184

第三节 性传播风险:多人的性行为/185
一、交换性伴侣的现状与分析/185
二、群交,什么人在做?/187
三、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多大?/188

第四节 性传播的新风险:新型毒品/190
一、新型毒品的现状/190
二、新型毒品危害整体健康/193
三、新型毒品严重加剧性传播/194

第五节 理论探讨:性传播,社会学的解决之道/197
一、性传播是网络化的/197
二、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199
三、性传播,依托于社会结构/201
四、风险,更来自非法“性产业”的组织形式/205
五、我们如何了解她们?/209
六、她们才是主体,我们仅仅是帮助/213
七、艾滋病社会学的理念与模式/216

第四章 艾滋病社会学的方法论/223
第一节 艾滋病调查的“过程控制”/225
一、生活环境的控制:添加调查点的全面考察/225
二、调查情境的控制:激发主体充分呈现/228
三、数据质性的控制:收集“主体的构建表现”/231
四、走向整合:过程控制的方法论意义/233
五、对于社会学方法的光谱式理解/235

第二节 艾滋病调查的整体真实度——检验问卷调查质量的新方
法/239
一、现有的检验手段,难以“验真”/239
二、被调查者的自答设计/240
三、调查员现场监测的设计/241
四、使用回答时间进行检验的设计/243
五、整体真实度的确定与意义/243

第三节 社会学与公共卫生相结合:艾滋病发生率的讨论/245
一、为什么需要“自报发生率”/245
二、各个历史时段的共性考察/247
三、历史发展与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253
四、哪些性行为的感染风险更高?/255
五、启示:客观测定与主体建构视角并行不悖/256

第四节 艾滋病给社会学带来的新视角/258
一、个体究竟是怎样被组织起来而存在于社会和参与社会的?/258
二、对于婚姻的划分标准和概念体系,需要增加“性”的视角/261
三、应该用个体的细小社会行为对理论进行证伪/263
四、在实证方法上,艾滋病推了我们一把/264

第五节 艾滋病研究对于跨学科主张的启示/266
一、跨学科,何以可能?/266
二、跨学科主张何以可能成为陷阱?/270
三、实现跨学科的三个层次的条件/275
四、跨学科的可行性究竟是什么?/279

跋 走向生命社会学/283

附录 性传播的田野调查与感悟/291
一、我在现场:“相处式体验”/292
二、性传播的存在基础/294
三、性传播的客观条件/297
四、性传播的生活意义/302
五、性传播的可能性/307
六、性传播的另一半:男客/311
七、我了解到你的人生,你丰富了我的心灵/317

致谢/320
精彩书评
在这套丛书中,从性社会学入手研究艾滋病问题的潘绥铭教授,集中分析的一个问题是艾滋病的政治化。按照潘教授的表述,我国官方的初反应是艾滋病属于西方人特有,中国人只需防范而已。之后,官方发现艾滋病在中国一部分“有问题”的人群中也流行起来,顿时如临大敌,将艾滋病视为危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安危的一种流行病,试图用各种方法防止艾滋病从一小部分所谓的高危人群扩散到普通人群。当发现部分感染者其实是经由卖血感染的贫困农民之后,政府及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以免费的抗病毒治疗为政策驱动力。
  • 著者潘绥铭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36351
  • 版次1
  • 包装精装
  • 出版时间2019-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20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