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心理学> 变态/病态心理学 >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
商品价格: ¥34.60 [定价  ¥41.00]
商品编号: 10466334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
  • 商品编号:10466334
内容简介
    《医学心理学》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扬州大学医学院等多名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教学、科研、医疗和护理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医师编写。全书14章,主要介绍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心身医学与心身障碍、变态心理、临床心理、心理卫生、临床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临床心理治疗总论、临床心理各论、医患沟通、神经心理、护理心理等。
    《医学心理学》涵盖医学心理学教学所有内容,简明实用,可供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专升本、自学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和在职医护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耿德勤,1985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199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部。现仍但任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徐州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副主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擅长神经系统各种疑难病、心理障碍治疗与咨询。曾获亚太区神经科学会”神经化学青年科学家”等科技成果奖。参与并主编《水肿诊断与治疗》、《现代诊断与治疗》、《神经病学编委》等专著、教材13余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与发展
第三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
第四节 现代中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
第五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认知过程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
第三节 意志与行为
第四节 个性
第五节 需要、动机和人生观
第六节 气质
第七节 性格
第八节 能力

第三章 心身医学与心身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身障碍的流行学
第三节 心身障碍的种类及范围
第四节 应激理论
第五节 心身障碍的病因学
第六节 心身障碍的中介机制
第七节 心身障碍的诊治原则
第八节 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
第九节 内科常见心身障碍

第四章 变态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第三节 变态心理的发生原因
第四节 常见的变态心理现象

第五章 临床心理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科病人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外科及手术的心理问题
第四节 妇产科疾病的心理问题
第五节 儿科疾病的心理问题
第六节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第七节 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节 疼痛心理学
第九节 康复心理

第六章 心理卫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期心理卫生
第三节 青少年期的心理卫生
第四节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第五节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第七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第二节 心理测验
第三节 智力测验
第四节 人格测验
第五节 神经心理测验
第六节 临床评定量表

第八章 心理咨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范围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内容和形式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第五节 心理咨询者的条件和资格

第九章 心理治疗总论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原则、形式和程序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心理治疗的机制

第十章 临床心理治疗各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第二节 行为疗法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第四节 认知疗法
第五节 催眠疗法
第六节 悟践疗法
第七节 音乐疗法
第八节 生物反馈疗法

第十一章 医患关系与沟通
第一节 人际关系
第二节 医患关系
第三节 医患沟通
第四节 沟通技巧

第十二章 神经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大脑结构与功能定位
第四节 神经心理学测验

第十三章 护理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护理心理的特点、任务和意义
第三节 护理心理的原则
第四节 护理心理的程序与方法
第五节 护理心理评估
第十四章 常用的几种心理测验量表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第一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温度、软硬等。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感觉是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如我们感觉到苹果的颜色、滋味、香气、硬度和温度等,人脑在综合对苹果的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就构成了对苹果的整体映象,这就是对苹果的知觉。可见,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但不能归结为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人们在知觉的时候,头脑中产生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部分的孤立的映象,而是由各种感觉有机结合而成的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心理过程,其共同点是: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属于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它们的源泉是客观现实。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它的活动时,感觉和知觉才会产生;当客观事物在人的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消失了。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第一,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而且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等,其中,知识经验的影响比较突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觉会变得更加精确、更加丰富。第三,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是人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物的整个功能系统。它有特定的形态结构,由三部分组成:①外周部分(感受器),它是把外界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过程的转换器;②传导神经,它把神经兴奋传递到大脑皮质相应中枢;③皮质相应中枢部分,对神经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特定的感觉。其中,两种传人系统及其返回联系的协同活动保证了清晰感觉的产生。
  • 编者耿德勤
  •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2813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08-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53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