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看世界-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摄影> 摄影器材指南 > 镜头看世界
镜头看世界
商品价格: ¥12.80 [定价  ¥32.80]
商品编号: 10457785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镜头看世界
  • 商品编号:10457785
产品特色
    2007年夏天,从芝加哥飞往奥克兰的时候,我乘坐的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班机。喝完饮料之后,空中小姐递给我一张餐巾纸,我却合不得用掉,因为餐巾纸上印着一幅美国地图,上面标明这家航空公司航线所及的所有城市,其实也就是美国的主要城市。
    对于地图,我仿佛有一种特殊的癖好。在旅行中,我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张当地的地图。在美国的机场、地铁站以至公共汽车上,都有免费赠送的交通路线图,我都一一收集。我曾说,一张地图在手,走遍天下不愁。
内容简介
    叶永烈到过许多国家与地区,用照相机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镜头看世界》是他从十几万张摄影作品中精选的佳作,配上生动有趣的文字,与读者分享“行走”的乐趣。
    叶永烈的作品善于捕捉细节,他的镜头也是如此——捕捉人们司空见惯又能反映当地社会民风的瞬间。《镜头看世界》的照片展示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同时,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向精彩世界与缤纷生活的窗户。叶永烈擅长纪实文学创作,他的照片也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特别是不同于众的观察力与视角。正是这《镜头看世界》最为耐人寻味的所在。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主要作品:
    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长篇纪实:《反右派始末》、《“四人帮”兴亡》、《邓小平改变中国》、《受伤的美国》;传记文学:《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陈云之路》《胡乔木传》、《陈伯达传》、《傅雷与傅聪》、《追寻彭加木》等。
    曾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目录
序:我喜欢自由行
从“小溜溜”到“大溜溜”
一图在手,走遍天下
“好摄之徒”
用镜头捕捉细节
《镜头看世界》最初是一次讲座

以小见大看世界
从小小邮箱看世界
从汽车牌照看世界
各国不同的“厕所文化”
广告中的花花世界
从顺口溜看世界

空中看世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埃菲尔铁塔的传奇
“一览纽约小”
“挑剔”座位的乘客
空中鸟瞰世界

镜头的角度
“青铜骑士”的背影
华尔街的“牛屁股”
华盛顿倒影池的美感
波士顿的古典与现代
罗蒙诺索夫塑像下的酒瓶

寰球无处不飞花
丰富多彩的各国国花
日本樱花倾城倾国
“郁金香王国”荷兰
洛阳牡丹甲天下
高雅的泰国兰花
花园城市美不胜收

面对大海
我愿永远面对大海
旧金山的“十七英里”
茂宜岛的迷人海滩
黑海的明珠雅尔塔
泰国的“东方夏威夷”
墨西哥的海滨度假城
三亚归来不看海

形形色色的桥
赵州桥·八字桥·断桥
旧金山的三座大桥
曼哈顿大桥的动人故事
温哥华的吊桥与圣彼得堡的开桥
二十一世纪的新桥

故宫承载历史
俄罗斯的故宫——冬宫
巴黎的艺术之宫
东京的皇城
金碧辉煌泰王宫

城市的“名片”——雕塑
自由女神铜像是纽约的“名片”
联合国总部与纽约唐人街的雕塑
“名人”雕像群英会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雕像
莫斯科的雕像
新圣女公墓里的名人塑像
基辅的“祖国母亲”
维也纳的音乐家雕像
“撤尿的于连”与“三个聪明的猴子”
朝鲜与墨西哥的领袖雕像
“下岗”雕像折射着历史
瑰丽的宗教圣殿
十字架下的三大教派
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
恢弘的科隆大教堂
教皇之国——梵蒂冈
俄罗斯“滴血教堂”
泰国无处不在的佛
星条旗下的中国寺院
日本数不胜数的神社

唐人街巡礼
“天下为公”牌楼矗立在旧金山
洛杉矶的“小台北”
纽约“第一华埠”
温哥华的中国城
欧洲中餐馆响起温州话
悉尼的“小上海”
墨尔本的“小平菜馆”

走进名牌大学
哈佛先生发亮的皮鞋
印刷工创办宾州大学
古色古香的普林斯顿
硅谷中心斯坦福
常常去伯克利大学
椰林丛中的夏威夷大学
莫斯科的最高学府
在悉尼理工大学
台湾首屈一指的大学
叩开名人的门扉
走进意大利诗人但丁故居
步入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
拜谒契诃夫故居
在斯坦福看蒋介石日记
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

不同特色的宾馆
美国的连锁宾馆
莫斯科的宇宙宾馆
住了十一家欧洲宾馆
入住朝鲜特级宾馆
台湾的五星级旅馆
亚龙湾“星”光灿烂

饮食文化趣闻
美国的生食文化与快餐王国
移民国家的“移民餐馆”
俄罗斯餐风味
在日本吃松阪牛肉
在台湾品尝小吃

在外国过“洋节”
最热闹的是圣诞节
感恩节团聚的节日
亲历美国的国庆节
“同性恋自由日”
附在旅行中摄影注意事项
精彩书摘
    从小小邮箱看世界
    我是一个经常要寄信、跟邮局关系十分“密切”的人。在没有出国之前,我以为全世界的邮局、邮箱都跟中国一样,都是绿色的。
    到了美国,寄信到中国,找不到绿色的邮箱。我这才注意到,美国的邮箱是蓝灰色的。
    虽说邮箱的颜色是小事,我却开始深究。邮箱的颜色,准确的说法是“邮政专用色”。世界上有“万国邮政联盟”,规定各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邮政专用色”。中国选择了绿色,美国选择了蓝灰色。
    于是,我开始注意各国邮箱的颜色。每到一个国家,看见邮箱,就顺手拍一张照片。我发现,选用红色或者黄色作为“邮政专用色”的国家颇多,这可能是因为这两种颜色十分醒目的关系。
    比如,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的邮箱是红色的,奥地利、卢森堡、乌克兰的邮箱是黄色的。墨西哥的邮箱很特殊,是咖啡色的。
    应当说,中国选用绿色为“邮政专用色”,也很特殊,因为我没有见到别的国家的邮箱也是绿色的。
    细细追溯,中国曾经用过红色为“邮政专用色”。中国自古设有驿站,用来传递军事情报、公文书信,驿递,以骑马送递公文是中国最早的邮政。汉朝时,驿卒戴红头巾,穿红袖衣服,而信袋为红、白色两色相问。当时用如此鲜明的颜色,为的是老远就能见到纵马飞奔的驿卒,大家为驿卒让路。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势力进入中国,在租界设立邮局。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委任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赫德规定,信差穿海军蓝马褂,胸前有“大清邮政”四个红色大字。也就是说,这时中国的“邮政专用色”改为蓝色和红色。
    法国人帛黎从1874年开始进入中国海关工作。1901年,帛黎取代了英国人赫德,被任命为大清邮政局总办。此人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担任中国邮政局总办,直至1928年。
    帛黎在1905年提出,采用黄绿两色为大清邮政专用颜色,以绿色为主要基色。从此,大清的邮箱为绿色,镶着黄边。1914年3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便以绿色为中国邮政专用色。从此,中国的邮局、邮箱、邮车、邮政工作服均为绿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讨论了邮政专用颜色问题,决定仍然采用绿色,理由是“绿色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
    我来到台湾,在街头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穿着绿色工作服的邮差(大陆叫邮递员)正在从绿色的邮箱里取信,旁边停着一辆绿色的邮车。这张照片清楚表明,台湾的邮政专用颜色同样是绿色。
    在1945年之前,台湾被日本统治了半个世纪。那时候台湾的邮箱跟日本一样,是红色的。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台湾回归祖国,理所当然采用绿色为邮政专用色。这绿色作为邮政专用色在台湾一直沿用至今。小小的邮箱的颜色也表明,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都用绿色为邮政专用色。
    在台北,我见到航空邮件、限时邮件的邮箱是红色的,以区别于投寄本市邮件的绿色邮箱。
    香港的邮箱在1997年回归前是红色的,有的邮箱上还有英国女皇头像的标志。这是因为香港当时是被英国租借,沿用英国邮政专用颜色,即红色。英国作为一个四周被蓝色海水包围的岛国,英国人喜欢鲜艳的红色。英国的电话亭、加油站都是红色的,英国商店的橱窗、酒吧的门脸、宾馆的厅堂也往往以红色为主色调。正因为这样,英国选择了红色作为邮政专用颜色。所有英联邦国家,也都采用红色作为邮政专用颜色。我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见到的邮箱都是红色,便因为它们是英联邦国家。
    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采用中国的邮政专用颜色:绿色。这样,我在香港街头拍摄到的邮箱均为绿色,只是跟内地相比,那绿色更嫩些。
    至于澳门,原本是被葡萄牙租借,而葡萄牙的邮政专用颜色是红色的,所以澳门在回归之前的邮箱是红色的。
    从汽车牌照看世界
    我关注世界上各种邮箱的颜色,也关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车牌。
    在欧洲旅行时,我注意到大多数车牌上都印着欧盟标志:蓝底方块上十二颗围成圆圈的小黄星。标志下方,则用一个大写字母,标志汽车所在国的名称。例如“F”代表法国,“D”代表德国。这表明,在欧盟成员国之中,连汽车车牌也开始“一体化”。
    进入瑞士之后,我见到许多轿车挂了标着“CH”的车牌。“CH”是瑞士拉丁文的开头字母。我注意到,车牌上没有在欧洲常见的欧盟标志。瑞士车牌不挂欧盟标志,是因为瑞士不参加欧盟。
    在政治上、外交上,最为独特的欧洲国家是瑞士。如今,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越来越多,欧盟成员国的数字正在不断扩大。然而,地处欧洲中心的瑞士却保持独立思考,从一开始就宣布不参加欧盟!
    须知,瑞士的邻国总共有五国,其中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这四国都是欧盟的成员国。也就是说,瑞士地处欧盟成员国的包围之中,却坚定地宣布不参加欧盟。
    瑞士的独立思考精神还不仅仅于此。联合国号称“世界大家庭”,瑞士居然也不参加。在很长的时间里,瑞士仍不是联合国的成员国。
    瑞士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作出独立思考的决定,从不人云亦云。何况,瑞士是个小国,面积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七百多万。瑞士敢于顶住强大的压力,作出自己的决定,是很不容易的。就这一点来说,瑞士精神是很可敬的。
    瑞士为什么不参加欧盟呢?
    据说,因为瑞士乃欧洲“首富”,瑞士法郎非常坚挺,担心参加欧盟之后,瑞士法郎被统一于欧元之中,会影响自己经济的发展。
    瑞士为什么不参加联合国呢?
    据说,瑞士为此进行过全民公决。大多数瑞士人以为,联合国整天吵吵闹闹,只是个“吵架的场所”而已。瑞士几乎不跟别国“吵架”。参加联合国,每年要交会员费。虽然瑞士人很富,但是不愿花费这笔“无用的钱”。经过又一次全民公决,瑞士终于在2002年加入联合国。
    瑞士如此“不合群”在世界上反而赢得了尊重。常常两国交战,要请瑞士充当中间调停人。
    瑞士是世界上著名的中立国。早在1815年,在维也纳协议上,欧洲各国就承认瑞士为中立国。这样,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瑞士周边国家你死我活地进行的时候,瑞士静悄悄,没有枪声,没有硝烟。
    那个战争狂人希特勒曾经想一口吞下瑞士这个小国,但是也顾忌瑞士的中立国地位,最终没有把坦克车的履带轧过瑞士。
    在台湾,我注意到车牌只有三种:有的标“台湾省”,有的标“台北市”、“高雄市”。
    据台湾朋友告诉我,台湾只有台北市和高雄市是省辖市,这两市的汽车分别挂“台北市”、“高雄市”车牌,其他县市的汽车则都挂“台湾省”。
    我拍摄了各种汽车的车牌。对于我如此注意拍摄台湾的车牌,台湾朋友大惑不解,以为车牌有什么可拍的,我说,台湾的车牌只有三种,表明台湾很小,而车牌上“台湾省”的那个“省”字,则清楚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小小车牌也反映大问题。
    在2007年,台中县的“台独分子”把自己的车牌上的“台湾省”擅自改为“台湾国”,立即受到台中县警局交通队开出的罚单:“毁损或变造汽车牌照,处2400元以上4800元以下罚款!”
    我还颇有兴味地参观了蒋介石座车。蒋介石喜欢豪华轿车。其中一辆是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乘坐的凯迪拉克轿车。装有厚厚的防弹玻璃,车牌号为“0888”,可见蒋介石也很喜欢“8”。
    在珠海,我拍到一个特殊的车牌:左边是个“粤”字,右边是个“澳”字,车牌上有两个车号。这个车牌表明,这辆车可以往来于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
    到了日本,我发现车牌上标明的地名特别琐碎,我既拍到有着名古屋、大阪、京都这样大城市的车牌,也拍到写着“习志野”、“尾张小牧”这样小地方的车牌。
    原来,日本的车牌是按照车辆登录地点的运输支局的名称来标注的,也就是发证机关的名称。这么一来,日本车牌上标名的地名竟然多达上百种!
    在美国,我注意到纽约的出租车车牌,从1937年至今,一直是12187个。
    为什么纽约的出租车车牌不允许增加呢?原来,1937年,纽约市议会为了抑制由于出租车过多而加剧道路堵塞,以立法手段确定纽约的出租车限制于当时的12187辆,不再增加。这个法令一直延续到今日。美国的其它城市,诸如波:上顿、芝加哥、费城等,也都有类似的出租车数量限制。
  • 著者叶永烈
  •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920259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09-0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91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