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传记> 领袖首脑 > 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
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
商品价格: ¥38.00 [定价  ¥45.00]
商品编号: 11023389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
  • 商品编号:11023389
内容简介
    《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为了响应和落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号召,系统梳理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指导,结合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实际,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他的科学技术思想,我们组织编写了《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这《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通过编辑这《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我们再次回顾了江泽民同志对科学技术的关心,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对我院改革与发展倾注的心血,并进一步领会了江泽民同志深邃而高远的科技思想。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
一、回顾百年,审时度势,奏响“科教兴国” 的时代强音
二、与时俱进,开拓未来,指引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三、春风化雨,热情支持,推进科技体制与机制改革
四、高瞻远瞩,迎接挑战,大力支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第二章 创新跨越 再造辉煌
一、知识创新工程的提出
二、江泽民同志对知识创新工程的关怀与指导

第三章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一、为杰出科学家授勋颁奖
二、视察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
三、与科学家广交朋友

第四章 重视院士团队 发挥咨询作用
一、加强院士制度建设和思想库建设
二、院士制度规范化与院士队伍年轻化

第五章 发展高新技术 加快成果转化
一、鼓励攻关,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二、勇于实践,推进高技术产业化

第六章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合作
一、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一天也不能停
二、弘扬民族气节,不能妄自菲薄
三、适应世界潮流,自主创新
四、为人类文明进步承担更多责任,作出更多贡献
五、发展中国家科学家自己的科学院
六、国际合作促进中国科学院科技水平的提高

第七章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创新文化
一、建设永不落幕的科普舞台
二、创造一流的科学文化效益
三、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大事记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继往开来迎接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在此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和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在谋划我国跨世纪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一系列重要科技思想和兴国方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卓有成效地领导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开创了创新图强、引领未来的新局面。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中,中国科学院认真贯彻江泽民科技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及战略部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适时调整办院方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凝练创新目标,持续优化学科结构,大力凝聚优秀人才,不断整合科技资源,努力建设创新文化,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江泽民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通过中国科学院上下广大科技人员的锐意进取和持续努力,中国科学院在体制、机制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勇攀科技高峰,在适应时代要求引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为在21世纪的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回顾百年,审时度势,奏响“科教兴国”的时代强音 
    (一)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以来,科学革命引发了一次又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认识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回顾百年,人们发现20世纪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科学发现和技术成就是量子论、相对论的提出,五大模型的建立和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五项尖端技术。 
    20世纪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首先是量子论、相对论的提出。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概念,从而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玻尔又将其运用于原子内部,并于1914年提出量子化的原子结构理论;经过海森堡和薛定谔等几位科学家的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成为量子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他又进一步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从而完成了继牛顿以来人类时空观和物质与能量统一性认识的革命。 
    第一章 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代表20世纪下半叶科学成就的五大模型的建立。粒子物理夸克模型,是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结合而形成的量子场论为基础,将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模型。宇宙学的大爆炸模型,是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结合粒子物理学的主要结论而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于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使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重大突破。冯?诺依曼创建的计算机存储程序― 
    ―逻辑推演模型,是四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全球大地构造的板块结构模型,是在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在60年代经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说等阶段创立的,并引发了地质学的革命。 
    在科学理论的先导下,20世纪技术上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核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等五大尖端技术的发展。在核技术方面,1945年原子弹诞生,1952年氢弹诞生,1954年建立了第一座核电站,这些重大技术成就和各种核辐射技术展示了核技术的前景,使核聚变成为人类未来最有希望的新能源之一。在航天技术方面,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载人航天飞船绕地球一周,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1977年载人航天飞机试飞成功,这一系列重大进展标志着航天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大国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1971年第一台通用微机出现,显示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长足发展,其巨大意义在于,它将使得人的脑力机械化成为可能。在激光技术领域,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 
    ―红宝石激光器诞生,1963年出现半导体激光器,1964年出现气体激光器,1977年自由电子激光器问世,它们良好的光学性能使激光技术在加工、医疗、通信等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1973年基因重组的实现开辟了基因工程这一新技术领域的广阔前景,为增进人类健康和解决食物不足问题提供了最有力的手段:在药物方面,1978年实现了通过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1989年外源基因成功转移到患者体内,使人类基因治疗成为可能;在农业方面,运用基因导入创造新物种的探索可望有重大收获。 
    (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经过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世纪之交的当代科学技术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显著特征。科学与技术结构的中心发生转化,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将是新的技术革命中心,并成为21世纪影响最广泛的技术,而生命科学技术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技术革命中心。如果把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把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作为第二次技术革命,那么,人类目前正在经历以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信息资源处理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信息技术的变革远未结束,并将在21世纪初与生物技术的兴起合二为一,将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向高潮,并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再次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此外,当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征还表现为:科学数学化的程度将日益增强,尤其是理论科学将高度数学化,并将向社会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哲学和思维科学等领域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物质技术与社会技术,这类跨门类科学与技术出现汇流,并在更深层次上整合和融合,对于构建新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共生关系日益密切,一体化或整体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其产生的整体效应和显示出的更多的社会功能,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显著特征,使当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空前迅猛发展的态势,各国之间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日益加剧。而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空前迅猛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深远,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将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能力 
    第一章 继往开来迎接挑战 
    的竞争。在世纪之交的国际社会,各国之间竞争的焦点日渐积聚到“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上。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科技发展战略,试图通过振兴科技抢占经济发展的先机,从而引领世界潮流。1993年,美国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克林顿总统亲任主席;1994年,欧共体决定成立欧洲科技代表大会;同年,日本提出“新技术立国”方针……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的激烈竞争,迅速进入空前白热化的阶段。 
    处在新旧世纪交替历史时期的中国,背负着工业化程度相对落后的沉重历史包袱,面对的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摧残、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的相对薄弱的综合国力与科技基础,加上所身处的又是一个多极化、充满了各种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在此情势下,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该如何选择?我们又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挑战?这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异常严峻而紧迫地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现状,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激发起我国上下发展科教、振兴国家的时代热潮。江泽民同志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雄韬伟略,准确把握历史脉搏,果断抓住时代机遇,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其他成员一起,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继往开来,接续起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呕心沥血所开创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科教事业,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 
    1989年10月6日,举国上下还沉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40周年华诞的欢庆氛围中,担任党的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同志,就专程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进行座谈。在了解了青年科学家们的具体情况后,江泽民同志满怀深情地说:“昨天晚上我看了你们的事迹材料,今天又听了你们的发言,使我真切地感到,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所在,是中国未来的曙光。许多老科学家当年一听说新中国成立,就漂洋过海,返回祖国,献身祖国。你们青年科学家也是这样,回国后,一心把学到的知识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这说明,新老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我们的根在中国,要振兴和发展我们的中国。”①从这些谆谆寄语和殷切希望中,大家深切感受,江泽民同志一直把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事业,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年1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江泽民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事半功倍。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执行,长期坚持下去。”②在这里,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被提到“战略”和“国策”的高度,将成为我们党和政府长期贯彻与奉行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兴国方略。 
    1995年5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 
    ①1989年10月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②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3~4页。 
    第一章 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 
    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① 话音未落,数千人的会场一时间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次年年初,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将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国策。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进一步郑重提出,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此,科教兴国这一令人振奋的时代强音,伴随着世纪交替的历史车轮,迅速响彻大江南北,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的时代热潮。 
    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国家队”,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也迈入了加快改革、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不仅极大地鼓舞着中国科学院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发奋进取、锐意创新,努力作出更多更大的创新贡献;而且也为中国科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科学院党组在江泽民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从调整办院方针、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入手,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投身科教兴国的科研实践,走向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征程。 
    ①《江泽民文逊,第一卷,第428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一系列科技思想,不仅顺应了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振兴图强的国家需求,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步伐迅速加快,科技和教育事业的面貌发生重大和深刻的变化,并且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科技教育工作的基础环境和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科技教育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些关键领域有了重大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等等。实践证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出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而且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实现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巨大“引擎”。 
    二、与时俱进,开拓未来,指引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时,以“放开放活”为主要特征的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当时中国科学院相当一批研究所存在定位不清、科研方向不够明晰的问题。为抓住科教兴国的战略机遇,中国科学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科技思想,认识到要从加强战略研究入手,准备调整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值此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出发,连续为中国科学院作出两次重要题词和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实现“三性贡献”的明确目标和要求,指明了中国科学院在新时期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前进方向。
    ……
  • 编者中国科学院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4435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12-06-01
  • 页数199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