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政治/军事> 中国政治 > 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
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
商品价格: ¥45.20 [定价  ¥58.00]
商品编号: 12379580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
  • 商品编号:12379580
产品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就是总书记所强调的“四个自信”。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本文着重就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和研究。
  一、重大命题与理论创新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理论是实践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它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的文化理念不断升华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那么,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文化自信?他所特指的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重大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就从哪里启程。让我们对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的过程作一简要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阔的历史视野、博大的政治胸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多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2012年11月15日,他担任总书记伊始,就高度赞扬和评价了中国人民培育的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12月20日,在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提出:“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内容简介
  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是以“党史文化”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论坛。2016年9月5日至6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论坛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在宁夏将台堡考察时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党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旨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论坛围绕党史文化与以习近平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党史文化与长征文化等专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研讨。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865篇,评出入围论文271篇,其中参会论文139篇,入选论文132篇。《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将这些文章集结成册。
  《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为第四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由曲青山、高永中主编。
  《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内容涉及老区党史工作、红色资源传承与开发、党史文化教育、红色旅游开发等。
目录
中国苏维埃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展望/谢建平
苏区时期中共的文化教育/谢文雄
红色旅游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邓亚斌
关于加强红色资源管理利用的实践与思考/高居华
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在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中的作用研究/李汉超王英
创造性地开展老区党史工作/孙举坤
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路径研究/台红
“互联网+”背景下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模式探讨/魏人民余琼
红色旅游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邢济萍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进苏区振兴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论述/阳振乐陈安汪鹏程
红色旅游推动老区发展作用研究/张鹰
武夷山党史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代天喜
论“红井”文化/汪鹏程
论老区红色资源的特征与开发规律性
——以浮梁县为例/江旺龙
党史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双互、双传”导向
——以潮汕文化为例/罗伟伟
对福建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毛立红
党史文化传承与区域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台州市为例/牟盛辰
以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福建省红色资源保护与红色旅游开发的调研/易向农
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更好发挥教育文化作用
——杭州市上城区发展城市红色旅游的经验与启示/周朝星丁春早高明明章莉王茜
红色文化育人研究
——对湘鄂西红色文化的解读/王光霞
鄂豫皖苏区的反腐倡廉实践及启示/王黎锋
沂蒙精神弘扬与传承的系统机制探究/申萍
浅谈老区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
——从昌邑市革命遗址保存现状展开分析/汲生昌王帝
不忘初心让“本色精神”永放光芒
——山东省日照市大力弘扬建国前老党员“本色精神”/鲁永文邱立玲
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
——河南省商城县为例/中共商城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弘扬邛大苏区精神提升蜀文化软实力/陈鉴
论邓小平故里党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林明
川陕苏区的宣传文学——诗歌戏剧/刘应兵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七进七出”长宁/任家发
成都,一方厚重的红色热土/沈利
略论黔东革命根据地对培育长征精神的重要贡献/石啸
浅谈红岩精神对重庆党史文化传承的贡献/田姝
印记在共和国旗帜上的风采
——论广元人民对共和国的历史贡献/伍颖伍锋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民歌的创新性研究/杨慈安赵琳
试析甘孜会师的红色旅游价值/张友华
论四川军工文化对四川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影响/段雯黄婷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和利用研究/李祝
以发展新理念打造永续发展的美丽老区
——以川东革命老区为例/刘长江
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刘术云
加强红军文化资源保护,推动重庆红色旅游发展/文俊
大遗址视角下的红色遗址保护与利用
——基于四川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的考察/严仕兵潘传辉马睿李晓聪
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老区参议会民众动员的革命精神研究/雷冬艳
从瑞金到延安:政治动员与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教育述评/刘建民
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优良作风的红色基因价值/魏彩苹
延安革命老区非公党建的理念创新/薛金慧
从《红色中华》看党的精神传统延续与苏区精神塑造/袁超乘
论改革精神的源头——大包干精神/张晓亮
开发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宁夏经济文化的发展/张莉
土默特红色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薛智平
哈尔滨市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王娜
红色旅游推动老区发展作用研究/王洁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4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活动,20世纪50年代红色旅游开始出现,60年代逐步生长,80年代进入繁荣期,因此,学术界也纷纷展开了对红色旅游的研究。目前对于红色旅游尚未有统一的概念表达,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于红色旅游的认识各不相同。2002年,李宗尧提出红色旅游是以游览革命老区、革命遗迹为主,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方式;从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同年,高舜礼认为红色旅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吸引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学习缅怀或参观游览,从而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旅游活动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正式将红色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这也是官方最早提出红色旅游的概念。
  (二)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的相辅相成
  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红色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表现出资源的两重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旅游”的发展,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经济资源,它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还可以获得颇丰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动其他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老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②。
  二、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现实发展的
  实践选择
  红色旅游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经济工程。很多革命老区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艰苦,但是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让革命老区尽快发展起来,让老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红色资源作为红色旅游的载体,记录了我党我军在革命历史时期英勇抗争的事迹,体现了我军为保卫家乡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举,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旅游的有机结合,更能体现我国旅游新景象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这种轻松的方式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是新时期、新形势T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真正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为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新方式。
  (二)有利于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明确指出:“陕甘宁革命老区在我们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 编者曲青山,高永中,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
  •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44403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26
  • 出版时间2018-03-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401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