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体文学:小说卷(第三版)-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文学> 文学史 > 中国分体文学:小说卷(第三版)
中国分体文学:小说卷(第三版)
商品价格: ¥31.10 [定价  ¥38.00]
商品编号: 11538851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中国分体文学:小说卷(第三版)
  • 商品编号:11538851
产品特色
  二十世纪以来,文学史著作的编写,随着古典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而发展,它的演变,与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大都与高等学校文学史教学的状况相一致。近20年来,学术思想尤为活跃,产生的著作更多,并逐步表现出体现文学本位和中国文学民族特点的意图。
  但是,人们对现有文学史著作仍不太满意,觉得从总体架构上看仍变化不大。至少在两个方面基本未变:第一,大致按朝代顺序划分成几个段落进行叙述的总体框架基本不变;第二,在每一个段落中,依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指导思想来选择主要的叙述对象基本不变。因为这两点,我们可以从一部文学通史中看到某一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面貌,但却难以看到某一文体盛衰兴亡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某一时期社会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社会文化的反映,但却较少看到文学自身的艺术构成。说到底,是没有真正立足文学本位,而是有意无意地站在了历史本位;是历史本位主义而不是文学本位主义。努力突破历史本位而回归文学本位,这是我们编写此书的根本出发点。
  在这项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就首先明确要求自己是立足文学本位来研究社会文化中的文学,而不是立足于社会历史来研究文学中的社会文化。即使在文学史的研究中还可以继续运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但应当注意在从社会历史出发之前就必须想到最终要落脚到文学。诚然,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研究者原本可以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对其发展历史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历史学家可以立足历史学去研究,社会学家可以立足社会学去研究,心理学家可以立足心理学去研究,但这与文学家立足文学本位而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或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是两回事。这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忽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而后者必须着眼于这种本质特征。
  其次,我们要求自己必须主要着眼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着眼于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主要着眼于跟文学相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因为只有着眼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才是真正立足于文学本位;换过来说也一样,即真正立足于文学本位的研究,必然会着眼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美文的本质特征。比如,如果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研究者可以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特征、语言同意象展示、意境构成、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关系,以及语言变迁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等等;再比如,如果认为“文学是情感的艺术”,研究者可以从情感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中情感的内涵、情感的特征、情感的表达等等;又比如,如果认为“文学是形象的艺术”,研究者可以从形象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中形象的构成、形象的意蕴、形象的塑造、形象的演变和发展等等;又比如,如果认为“文学是作家心灵的艺术”,研究者可以从作家主体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中作家心灵的表现、作家的心路历程、从作家心灵中倒影出的社会人伦等等。
  ……
内容简介
  《中国分体文学:小说卷(第三版)》内容包括古代小说的各种本裁,分上(文言小说)、中(话本小说)、下(章回小说)三编。分别由石育良、王立言、刘烈茂等人撰写。作者对小说源流条分缕析,广征博引、深入探讨,尤其注重通过史实和文化背景阐释小说的内容,视野开阔,角度新颖。《中国分体文学:小说卷(第三版)》力求对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清晰地揭示了中国小说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轨迹,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文科教学之用,也是普通文学爱好者掌握丰富而准确的小说史知识所必备的案头读物。
目录
前言
上编  文言小说
第一章  文言小说的类型特征与中国早期叙事文
第二章  文言小说的发轫——六朝志怪与
第三章  文言叙事的进展——唐传奇
第四章  文言小说的转型——宋元时期的文言小说
第五章  文言小说的最后辉煌——明清时期的文言小说

中编  话本小说
第一章  话本小说的产生和体式特征
第二章  平民的小说——宋元话本
第三章  明代话本的集大成之作——“三言”与“二拍”
第四章  明清其他拟话本小说

下编  章回小说
第一章  章回小说的形成、发展与体式特征
第二章  《三国志通俗演义》与元明清历史
第三章  《水浒传》与元明清英雄传奇小说
第四章  《西游记》与明清神怪幻想小说
第五章  《金瓶梅》与明清世情小说
第六章  千古绝唱《红楼梦》
第七章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与艳情小说
第八章  明清公案侠义小说
第九章  《儒林外史》与清代讽刺小说
第十章  晚清谴责小说
精彩书摘
  第二章文言小说的发轫——六朝志怪与志人小说
  六朝小说被分为志怪与志人两类,是以当时的两种倾向为基础的:前者多以“怪”、“异”为书名;后者多以“说”、“语”为书名,又被称为“世说体”。因为《汉武故事》、《汉武内传》、《飞燕外传》等作品的作者与时代都无法确定,所以一般认为,六朝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正式开始期。这一说法如果成立,那么就意味着:六朝小说有着不同于先前各种叙事文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被延续下来,从而形成小说这一新的、与众不同的文学形式。
  第一节六朝小说的特征及生成原因
  小说史家习惯于把志怪小说的产生归因于巫风、道教、佛教的盛行,而把志人小说的繁荣归因于当时的清谈风气。这种“影响说”主要基于小说的“内容”与巫风、清谈等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似性,两者之间被视为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何在,并未使人明了。先秦对巫觋和鬼神的信仰比六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却并未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小说式的“志怪”。魏晋清谈多涉老、庄,老、庄时代也没有小说式的“志人体”。而且,把巫风、佛道与清谈等外部因素分别对应于志怪与志人,这显然忽视了志怪与志人同属于小说范畴的内在一致性。小说本身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成原因,仍有待探索。
  在众多的志怪与志人书中,就其来源而言,既有“承于前载”者(他人的口传或者集体性的民间传说),也有作者的自创。有些条目出现在不同撰者的集子里,这说明以条目为单位的“作品”的著作权并不十分重要。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纪实与“幻设”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界。
  六朝小说的特征是什么?总的来说,是驳杂而琐碎。性格、人品、情趣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人物都可以在小说里得到表现。他们既可以忧患时事,也可以高蹈避世;既可以津津乐道于人的外貌、仪表、风度、才智、德行,以及沉湎于由酒的刺激所带来的兴奋,也可以对鬼神怪异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形式上,既有简单的记载而无需理解力掺入其中,也有婉妙曲折的叙事;从内容上说,则是更加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从正统的观点来看,六朝人“不涉世务”(《颜氏家训·涉务篇》),但正是在对社会主流意识和大一统价值准则的背离中,人本身的意义被凸显出来。不仅志人如此,就是志怪,也常常流露出现实中人的情感和欲望。某个人物与妖异女子“邂逅”之类的故事不少,其实都是现实中人的情欲的曲折表现。六朝小说这种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特征的形成,与六朝人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形成的思想行为有关。
  六朝人在告别了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格局之后,对个人思想和行为方式多样化的要求空前高涨,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政权管辖范围有限,这在客观上也为多样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道教、佛教、老庄哲学的共同盛行即为多样化的表现。六朝小说即是个人性格、思想和行为方式多样化的产物。
  ……
  • 编者赵义山,李修生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73790
  • 版次3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14-09-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437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