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精品译丛(第2辑)·心理学热点专题系列:智商测试(翻译版)-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精品译丛(第2辑)·心理学热点专题系列:智商测试(翻译版)
心理学精品译丛(第2辑)·心理学热点专题系列:智商测试(翻译版)
商品价格: ¥29.50 [定价  ¥35.00]
商品编号: 11337311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心理学精品译丛(第2辑)·心理学热点专题系列:智商测试(翻译版)
  • 商品编号:11337311
内容简介
  《心理学精品译丛(第2辑)·心理学热点专题系列:智商测试(翻译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智商到底是什么。考夫曼以简明、引人入胜的文笔解释了智商测试的性质、历史起源和未来发展方向。不论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还是对智力研究感兴趣的人,都是一本便捷而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读物。
作者简介
  考夫曼(Alan S.Kaufman),博士,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研究中心临床心理学教授。1965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7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197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罗伯特·桑代克(Robert L.Thorndike),主攻方向为心理学:测量、研究与评估。1968—1974年间担任心理公司助理主任,在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过程中,考夫曼与戴维·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密切合作,并监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的标准化工作。他也与多萝西亚·麦卡锡(Dorothea McCarthy)合作编制和标准化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1970年至今,在现任耶鲁大学教授之前,考夫曼在几所大学任过职,包括乔治亚大学(1974—1979)和阿拉巴马大学(1984—1995)。考夫曼撰写的著作广泛用于韦氏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智力量表的解释,包括《评估青少年和成人智力》(1990)和《WISC-Ⅲ智力测查》(1994)。2009年,与里茨腾伯格合著《WAIS-Ⅳ评估基础》,与弗拉纳根合著《WISG-Ⅳ评估基础》第二版。考夫曼与他夫人共同编制的测验(K-ABC和KABC-Ⅱ)被许多国家用于测量儿童智力。考夫曼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第四分会和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门萨教育和研究基金杰出奖和美国中南教育研究协会杰出研究奖获得者。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第十六分会(学校心理学)授予他荣誉首席科学家奖,2005年把学校心理学年会牌匾赠予美国心理学家协会。
  
  程灶火,医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首批中青年领军人才,无锡市名医,首席医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兼中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皖南医学院教授和研究生导师。1983年从皖南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1991年和1997年分别从湖南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师从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龚耀先教授主攻儿童学习障碍、心理测量与评估。1983-1988年黄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医师,1991-2003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和教授,研究生导师,医学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在龚耀先教授指导下参与《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和《中国幼儿智力测验》的编制和标准化工作。程灶火博士编制的心理测验或量表有10余套,代表性测验包括《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2005)、《多维记忆评估量表》(MMAS,2001)、《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1997)、《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2003)、《家庭教养方式问卷》(2010)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2012)等。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的专著或教材有《实用短程心理治疗》(2002),《心灵解惑》(2005)、《变态心理学》(2005)、《轻松社交成就人生》(2010)、《另辟蹊径》(2011)和《医学心理学》(2012)等。担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副主编、《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课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湖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和无锡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005,2009)。
目录
第一章 为何人们都想了解智商测验?
第二章 谁发明了IQ测验?
第三章 理论与实践相会
第四章 智力为何物?
第五章 智力测验准确性如何?
第六章 智力是遗传的?
第七章 智商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
第八章 人老了会变蠢?
第九章 血铅水平与智商
第十章 智商测试的未来

参考文献
精彩书评
  对于对智力和智力评估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书。全书充满了珍贵资料、历史典故、深奥哲理和坚实的实验数据……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量最新科技资料。
  ——布鲁斯·A·布莱克,博士威廉一玛丽学院
精彩书摘
  1980年代早期开始盛行的精神迟滞或心理缺陷等术语(公开印在测验手册里),不仅政治上不正确,而且助长测验滥用。数十年前,智力残疾、精神迟滞或心理缺陷诊断指导手册明确规定诊断不能仅依赖IQ测验结果,只有在IQ测验和适应性行为测量(社会功能和日常活动)上的功能都差才能做出诊断。社会学家简·默瑟(1973)在1970年代极力推广适应性行为测量,即使她自己的适应行为测验一SOMPA(默瑟·刘易斯,1978年)没有人使用,也从来未能推广,但作为一个演讲者和作家,她(1973,1977)还是干劲十足。她撰写了《为儿童权利奋斗》专著和IQ测验对少数民族儿童不公平等论文。她谈到“六个小时迟滞”,这是一个带有故意煽动性的短语。“六小时迟滞”大意如下,一个出身于非裔美国人或西班牙裔家庭的十几岁男孩或女孩,他或她的IQ测验得分65左右,被迫上精神迟滞特殊教育班,从上午9到下午3,共六小时,放学后,他或她得去市场购买晚餐食品,回家准备全家晚餐、照顾和管理弟弟妹妹,直到父母下班回家。总之,这样儿童或青少年尽管学业滞后,但适应行为正常,甚至相当出色,能诊断他们为精神发育迟滞?
  过去为何那么多儿童和青少年被误归为智力残疾(或其他名称)?1980年代前,还没有可靠、有效和使用者喜欢的标准化适应行为测验,1980年代早期,斯帕若(Sara Sparrow)和她的同事把多尔(EdgarDoll,1965)的维兰德社会成熟量表修订成维兰德适应行为表(Sparrow,Balla & Cicchetti,1984)。此前,心理学家几乎完全依赖IQ测验确定某人是否为有精神发育迟滞。
  ……
  • 著者[美]考夫曼(Alan S.Kaufman)
  • 编者刘新民
  • 译者程灶火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4602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9.5
  • 出版时间2013-09-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86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