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必读(上)-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国学/古籍> 国学名家 > 国学必读(上)
国学必读(上)
商品价格: ¥54.00 [定价  ¥64.00]
商品编号: 11292079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国学必读(上)
  • 商品编号:11292079
产品特色
  序言
  余读《孟子》书,至《万章篇》:“颂其诗,读其书。”《周礼?春官?大师》注:“颂之言诵也。”“颂其诗”,即“诵其诗”。于诗曰诵,于书曰读,而知诵与读之有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讽,诵也。诵讽也。读,籀书也。”《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是一。《竹部》:“籀,读书也。”《庸风传》曰:“抽,读也。”《方言》曰:“抽,读也。”盖籀、抽古通用。《史记》“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字亦作抽。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故卜筮之辞曰籀,谓抽绎易义而为之也。太史公作《史记》曰:“余读高祖侯功臣”;曰:“太史公读列侯至便侯”;曰:“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余读谍记”;曰:“太史公读《春秋谱谍》”;曰:“太史公读《秦记》”;皆谓紬绎其事以作表也。然则孟子之为学也,盖读与诵异品,诗以诵,书以读。《荀子?劝学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杨倞注:“经,谓诗书。礼,谓典礼。”诗书可诵,典礼则读而不诵。诵者,玩其文辞之美。读者,索其义蕴之奥。《乐记》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诵之法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读之法也。古人之所谓诵,今人曰读。古人之所谓读,今人曰看。曾涤生《谕儿子纪泽书》云:“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得其深远之韵。二者不可偏废。”是曾氏之教其子,亦看与读并重。而今日之谭国文教学者,只言读本而无看本,譬如两轮之废其只,双足之刖其一。则甚矣其为跛形不具之国文教学也!窃以为读之文宜主情,看之文宜主理;读之文宜有序,看之文宜有物;读之文宜短,而看者不宜过短;读之文宜美,而看者不必尽美。鼓之舞之之谓作,情文相生者,读之文也。长篇大论,善启发人悟,而条达疏畅者,看之文也。余承乏此校,诸子劬学者多乞正于余,余因最录五十四家文八十篇,杂记七十八则,言非一端,写成此编,而析为二部:曰文学通论,凡自魏文帝以下三十七家文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曰国故概论,凡自唐陆德明以下二十家文三十六篇,杂记三则,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先之以文学通论者,曾涤生有言:“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于是乎有文。文与文相生而为字,字与字相续而成句,句与句相续而成篇……古圣之精神语笑,胥寓于此。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读书者一不慎,则卤莽无知!”故知舍文学,无以为通国学之邮矣。题之曰国学必读,而不曰国文者,盖国文不过国学之一,而国学可以赅国文言之也。曰必读者,谓非籀读此编,观其会通,未足与语于国学也。虽然,我则既言矣:“古人曰读,今人曰看。”胡为生今反古,不题曰必看而曰必读?曰:按之《说文》:“看,睎也。睎,望也。”《孟子》:“望望然去。”《释名》:“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则是看之为言望也,有远视茫茫不求甚解之意焉!未若读之为好学深思,籀绎其义蕴至于无穷也!而弁之以作者录,以时代先后为次,可以知人论世,觇学风之嬗变焉。其不知者,盖阙如也。余文质无底,然自计六岁授书,迄今三十年,所读巨细字本,亡虑三千册;四书五经之外,其中多有四五过者,少亦一再过;提要钩元,厪乃得此!然则此一编也,即以为我中国数千年国学作品之统计簿也可!曾涤生曰:“书籍之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余则慎择之矣!太史公曰:“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故难为浅见寡闻道!”杜元凯曰:“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优柔自求,餍饫自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古之读书者盖如是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民国十二年二月十八日
  无锡钱基博序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编辑推荐
  《国学必读(上)》编于钱基博任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时。他对《国学必读(上)》的写作,深有用意。《序言》中说:“舍文学,无以为通国学之邮矣,题之曰国学必读,而不曰国文者,盖国文不过国学之一;而国学可以赅国文言之也。”所以,他将此书分为两部分:一“曰文学通论,凡自魏文帝以下三十七家文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二“曰国故概论,凡自唐陆德明以下二十家文三十六篇,杂记三则,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细读精磨此书,中国国学的基础入门工作便可说是完成的了。
内容简介
  《国学必读(上)》为民国时期国学教育的教科书,上册为“文学通论”,意在使学生明白古今文章的利弊;下册为“国故概论”,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古今学术的源流和演变。
作者简介
  钱基博,江苏无锡人,生于1887年,卒于1957年,字子泉,别号潜庐。1923年前,他曾在无锡县立第一小学、吴江丽则女子中学、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3~1937年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光华大学任教,主讲国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者四处流离,他先后在浙江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教学,1946年之后,继续教习于武汉华中大学;
精彩书摘
  民国时期,社会动乱不息,内忧外患交加,但中国的学术界却大放异彩,文人学者辈出,名著佳作迭现。在炮火连天的岁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知识分子,承当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内心洋溢着对古今中外文化的热爱,他们穷其一生,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岁月的流逝、现实的苦乐、深刻的思考、智慧的光芒均流淌于他们的字里行间,也呈现于那些细致翔实的图表中。在书籍纷呈的今天,再次翻开他们的作品,我们仍能清晰地体悟到当年那些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真诚,蕴藏着对国家的忧虑,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幸福的向往。这些著作,可谓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珍宝。
  民国图书,有不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经过了多次再版,备受时人称道。许多观点在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仍可说是真知灼见。众作者在经、史、子、集诸方面的建树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蔡元培、章太炎、陈柱、吕思勉、谢无量、钱基博等人的学术研究今天仍为学者们津津乐道;鲁迅、周作人、沈从文、丁玲、梁遇春、李健吾等人的文学创作以及傅抱石、丰子恺、徐悲鸿、陈从周等人的艺术创想,无一不是首屈一指的大家名作。然而这些凝结着汗水与心血的作品,有的已经罹于战火,有的仅存数本,成为图书馆里备受爱护的珍本,或成为古玩市场里待价而沽的商品,读者很少有随手翻阅的机会。
  鉴此,为整理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本社从民国书海里,精心挑出了一批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作品予以整理出版,以飨读者。这些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科普、传记十类,综之为民国文存。每一类,首选大家名作,尤其是对一些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再版的名家著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整理。在版式方面有所权衡,基本采用化竖为横、保持繁体的形式,标点符号则用现行的规范予以替换,一者考虑了民国繁体文字可以呈现当时的语言文字风貌,二者顾及到今人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以方便读者翻阅,使这些书能真正走入大众。然而,由于所选书籍品种较多,涉及的学科颇为广泛,限于编者的力量,不免有所脱误遗漏及不妥当之处,望读者予以指正。
  ……
  • 编者钱基博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02929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13-06-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23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