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全集(无删减完整译本)-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心理学> 经典著作 > 阿德勒心理学全集(无删减完整译本)
阿德勒心理学全集(无删减完整译本)
商品价格: ¥39.00 [定价  ¥78.00]
商品编号: 12429843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阿德勒心理学全集(无删减完整译本)
  • 商品编号:12429843
内容简介
  《阿德勒心理学》为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经典代表作合集,含《理解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3部作品,是一套涉及儿童教育、心理健康、人性透视和心灵励志的通俗心理学读物,帮助你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理解他人,放大人生的格局!
  《自卑与超yue》是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渴望克服自卑感,赢得人生和事业双重成功者必读;《理解人性》尝试帮助普通人正确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群,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拥抱我们生活的世界,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出人格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阿德勒博士将通过案例如何正确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开创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代表作有《超yue自卑》、《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解人性》等。 


目录
第一篇 自卑与超越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003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019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036

第四章 早期记忆 051

第五章 梦 065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083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106

第八章 青春期 123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133

第十章 职业 167

第十一章 朋友及同伴 178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188


第二篇 理解人性 导?论 209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219

第一章 精神 220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 228

第三章 儿童与社会 233

第四章 我们所处的世界 240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认同感 256

第六章 生活的准备 269

第七章 性别 288

第八章 家庭格局 310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319

第一章 总论 320

第二章 攻击性性格特征 341

第三章 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370

第四章 其他性格表现 386

第五章 情感与情绪 397

结 论 408


第三篇 儿童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引言 413

第二章 人格统一性 422

第三章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429

第四章 追求优越感的正确引导 440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448

第六章 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457

第七章 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466

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477

第九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484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493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507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518

第十三章 教育的失误 528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534


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谱 540

Ⅱ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问卷 544

Ⅲ 5个孩子的成长案例及分析 549

Ⅳ 原生家庭与个人的成长 577



精彩书摘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已经闻名于世了。很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名词都表示认可,并将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当中。至于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一名词或者运用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准确无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说:倘若告诉一个人,他在受到自卑情结的侵害,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自卑,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这种情绪。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找到在他生活模式中令他沮丧的环节,然后在那一点上不断给他勇气。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病患者都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如果想通过有无自卑情结来对他们进行区分,那是不可能的。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你有自卑情结”,这样并不能帮助他们找到勇气,因为这就相当于告诉一个头痛症患者:“我知道你现在哪里难受,你的头痛。”
  很多神经病患者并不承认自己有自卑情结,有些甚至会极力否认这一事实,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有资本骄傲。所以,我们不需要问他们,而是要关注他们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彰显自己的重要性的。比如说,我们遇到一个举止傲慢的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周围的人都小看我,我一定要展现一下自己,让他们看得起我。”再比如,我们见到一个说话时手舞足蹈、表情丰富的人,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如果不用一些办法来吸引注意力,我讲的话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得盛气凌人、异常强势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在他内心深处是否隐藏着需要刻意掩盖的自卑感。比如,一个人怕别人觉得自己个子矮,于是总是踮着脚走路。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孩子比身高,有自卑情结的一方总会把身子挺得直直的,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以便让自己看起来高一些。假如有人问他:“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高?”他却不会勇敢地承认这一事实。
  然而,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这个事实,我可以用三个儿童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玩的事例来说明。当他们面对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时,一个孩子迅速地跑到母亲身后,脸色苍白地说:“妈妈,带我回家吧。”另一个孩子愣愣地站在那里,声音颤抖着:“我不怕它。”第三个孩子满脸好奇地问道:“妈妈,如果我向它吐口水,那会怎么样?”其实,他们都发觉自己面对狮子时居于劣势,但是他们的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没有谁能够长久地忍受自卑的困扰,他必定会想方设法消除不好的情绪。就算是一个人已经丧失信心,不再相信踏实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他也不能容忍自卑的感觉,他还是会想办法自救,只不过他的做法都是徒劳的罢了。他的目光总是锁定在如何克服困难上面,却没有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反而以一种优越的姿态进行自我催眠。这样一来,他的自卑情结反而越来越严重,因为引发自卑的因素依然存在。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可笑行为,他的压力反而会越来越大。假如我们不去了解问题的实质,而是简单关注他的行为,会误以为他是盲目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计划性,他虽然也在努力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却并没有坚持改善所处环境的信念,他的行为将这一点暴露无遗。假如,他觉得自己不够坚强,他就会躲避到一个会让他感觉良好的环境中去,他并不着眼于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想让自己在自己的心中显得坚强一些。他这样自欺欺人的努力只能换取一丁点的成功。假如这样的问题挥之不去,或许他会变成专制的暴君,刻意维护自身的权威性;他可以自我催眠,然而,自卑情结却从未改变。那些旧有的情境会潜伏在生活中,依然会引发他的自卑感,这便是所谓的“自卑情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为自卑情结下定义: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自卑情绪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眼泪、愤怒、歉意等。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因此,他就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和退却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公共场所具有恐惧症的案例来深入了解上面的理论。患有这种病症的人一般都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不应该离开熟悉的环境而走得太远,我一定要避免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当一个人存在这样的心理时,他会待在屋子里或者躲在床上不下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还有可能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这个时候,个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我们明白自杀的行为意味着一种报复或苛责,便可以明白自杀者不过是试图从自杀中获取一定程度的优越感。从各种自杀案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死者一般会把导致自杀的责任推到某个人身上。他们仿佛在对外宣称:“看,我是多么的柔弱和仁慈,而你,却是这样的残忍。”
  ……
  • 著者[奥]阿德勒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18497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18-08-01
  • 用纸纯质纸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