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社会科学> 经典著作 > 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
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
商品价格: ¥39.00 [定价  ¥78.00]
商品编号: 12126308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
  • 商品编号:12126308
内容简介
  本书系“科学文化译丛”之一,阐释17世纪和18世纪科学知识成为欧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反过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来探讨哥白尼之后17世纪的科学;第二部分探讨科学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语境,并如何推动西方各国的工业化进程。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本书还阐述了在科学推动西方各国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英国比大陆同行要更加成功的原因。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雅各布,康奈尔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特聘教授,美国哲学协会成员。长期从事西方科学史研究,作品涉及科学、宗教、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各个领域。

  李红林,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科技哲学专业)。主要从事科普理论与政策、公民科学素质、应急科普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合译《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合著《科学传播普及问题研究》及编著多本。

  赵立新,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科普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科普基础理论、国外科普进展跟踪研究、科普政策评价等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国外科普工作要览》等著作。

  李军平,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博士(社会学专业)。英语专业八级。现工作领域为国际会议展览与科技文化交流。出版《和解与对话——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思想中的对话视野》《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等译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译文。
目录
第一部分  智识基础
第1章  新科学与新公众
第2章  笛卡尔主义的文化含义:从自我到自然(再回到国家)
第3章  英国革命熔炉中的科学
第4章  牛顿学说的启蒙
第二部分  文化与社会基础
第5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文化起源
第6章  企业家:瓦特家族
第7章  欧洲大陆的科学教育和工业化
第8章  专制主义和革命背景下的法国工业和工程师
第9章  工业时代科学如何发挥作用:英国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评
  西方文明的讲授者们迫切需要找到将科学的崛起融入传统历史课程的可读文本。玛格丽特?雅各布进行了这样一项工作,她以过人的气魄从众多新的档案材料中写就本书,将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联系在了一起。
  ——《美国历史评论》
  
  这本篇幅并不很大的图书以充分的论据对“工业革命为何发源于欧洲,尤其发源于英国”的探讨做出了贡献。雅各布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催生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机械和土木工程的牛顿式科学的发展,是工业革命至关重要的一步。
  ——R.阿尔宾,密歇根大学,神经学教授
精彩书摘
  对于所有与哥白尼同时期的人来说,地球在运动并不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很多世纪以来,大部分人都相信,他们站立在地球之上,地球是固定且静止的,太阳和所有其他行星都围绕地球转动。逝世于公元178年的亚历山大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托勒密(Ptolemy)将地心说及其相关理论写入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天文学大成》(Almagest)。在整个16世纪,他的论述都被认为极有道理。看起来很明显,“如果地球像其他重物一样做单一的运动,地球上的生物和单个的重物将会滞留在空中漂浮,而地球将很快完全从天空中掉落”。托勒密描写了一个常识:一旦地球运动,人们将会滞后于地球而在空中漂浮。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概述,常识的自然观被一种背离常识的自然观——自然是统一且机械的——所替代。
  在16世纪,一个运动的地球会从天空中掉落貌似有道理,但在17世纪则遭到了质疑。到17世纪,很多受过教育的西方人,尤其是在北欧和西欧以及英语殖民区的人们抛弃了托勒密体系,转向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向哥白尼宇宙说的逐步转向也开始了,并且变成了受过教育的西方人看待自然的方式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物理方面的,而且是人文方面的。仅仅基于肉眼看到的东西所形成的常识已远远不够,同样,对于自然力量的简单的恐惧和敬畏也不够。在他们的立场上,自然从概念上成为被驯服的,我们可以说它是“归化的”(naturalized)。在一个拥挤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和力成为了已知项,尽管它们还是抽象的。到了17世纪,这些已知项扩展到各个方面,例如:新大陆、新大陆上的人们、国家官僚制度的控制效果、横跨大西洋的巨大商业网络,等等。所有这些关于自然和人的发现累积到一起,对正统的基督教信仰和支持基督教的天主教和新教教士,都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挑战。由哥白尼提出,经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以及玻意耳进一步扩展的新科学,带来了极度的自信与傲慢。西方人对于“自然”知道得更多;有些人认为,他们因此比其他人群和文化更加优秀。
  一位来自波兰的博学的神父,尼古拉斯·哥白尼,他虽然不是一名航海冒险家,但却逐渐地转变着西方人对于自然的理解。哥白尼受益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的教育,在那里,他积极学习了新柏拉图派哲学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在返回波兰——他度过一生的地方(一个少为人知的地方)之后,哥白尼成了一名教会管理人员、律师和兼职天文学家。他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能获得开创者之荣耀、并且在很多个世纪之后因为科学革命而被家喻户晓的人。
  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与哲学所激发的新的意大利文化复兴,以及对阿拉伯科学的着迷,强化了数学学习的地位。哥白尼所接触到的人文主义具有多面性:公民的、目的在于公共服务;哲学的、新柏拉图的、目的在于回归对称性原则;以及和谐——由造物主的无限力量所造就的神圣的完美。哥白尼所受的人文主义教育教导他,关于自然的真理存在于抽象的、数学的优美之中。他的天文学直接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以及他对古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柏拉图(Plato)、托勒密以及欧几里得(Euclid)的学习。
  基于数学而非感官证据更强的真实性,早在16世纪20年代,哥白尼就将太阳置于宇宙的中心。相比托勒密在将近1500年以前所提出的地球中心说,在一次想象的飞跃中,哥白尼实现了更好的数学的优美与简单。除了简单和优美,就其本身而言,哥白尼的飞跃并没有多大意义。它使得天体接受更严格的数值上的详细检验,因为日心说消除了很多圈中圈或本轮,而这些正是托勒密必须为运动着的行星所设定的,用以解释它们在空中的位置是更接近还是更远离地球。但是,哥白尼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宇宙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当他最后在1543年发表其观点的时候,他采取了修辞的方式:“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把这种与球体形式自然地符合的运动赋予地球,而把它赋予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其界限的整个宇宙?为什么我们不应当承认,天空的日转动只是表象,而地球的日转动才是真实的?”
  ……
  • 著者[美]玛格丽特·雅各布
  • 译者李红林,赵立新,李军平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46151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时间2016-12-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56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