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绿色生活-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社会科学> 社会学 > 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绿色生活
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绿色生活
商品价格: ¥29.00 [定价  ¥36.00]
商品编号: 12551461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绿色生活
  • 商品编号:12551461
产品特色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现代性危机使人类发展正遭遇挑战,人类必须进行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由于生活是生产的目的,生活引领生产,故生活转型尤为重要。生活理念是指导人们现实生活的价值观念,引导着人们的生活行为选择,这又要求对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逻辑进行考察,以找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切实促进生活理念转向,塑造新的生活方式。本书正是立足于这一要求,以探寻生活理念的演进规律为研究目的,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乃至世界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生活理念转向和新生活方式建设的现实路径。
  在内容上,本书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生活的背后是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两种理性力量的支撑,正是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活理念演进的内在逻辑。在传统社会中,目的理性居主导,工具理性被贬低,这使人们缺少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而因为生活有着超越性的目标,精神世界和人际关系还相对良好,人与自然也相对和谐。到了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得到着重强调,并凭借资本和技术两种现代性的手段,全面把控了生活,创生了消费主义生活理念。消费主义赋予消费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使生活的手段与目的颠倒,人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精神贫困、人际失衡、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生活理念亟待转向。
  通过这种历史与逻辑的考察,本书认为生活理念转向的目标是绿色生活,为此既要培育绿色生活理念,又要建立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理念以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协调发展为主旨,包括三大特征:适度的物质消费,不断丰富的精神消费;更加充裕的自主时间,基于兴趣的创造力释放;从生态系统的索取者变成生态系统的增益者。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生活理念的实践,要变革发展方式进行客观支撑,也要从消费、休闲、交往入手进行主观践行。整体上看,本书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在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中存在着一个适用于各历史阶段、各文化类型的普遍逻辑。这个普遍逻辑就是人们的生活理性推动着生活理念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具体表现为生活中的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做正、反、合三段式的矛盾运动。
  (2)如今已发展至“合”的阶段,迫切需要生活理念转向,且也存在着转向的可能。人类已进入丰裕社会,生存不再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条件,也就具备了两种理性相互协调、平衡的现实基础。
  (3)转向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圆融和谐的绿色生活,既要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要求自然生态的健康良好。在这方面,中国有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制度与文化优势,理应充分发挥优势,助力化解消费主义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学界对生活理念、生活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专著还不多,本书力图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但无奈作者水平有限,较多问题还未真正深入研究。一是对历史的考察还需更详细;二是生活理念的绿色转向和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的现实路径还要更具体、更具有普遍性;三是从生活理念入手可分析当今的社会文化现象,如“中产阶级焦虑”“逃离北上广”“高价学区房”等,而这种分析才刚刚开始。可以说,本书只是一个引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简介
  《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绿色生活》认为生活理念转向的目标是绿色生活,为此既要培育绿色生活理念,又要建立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理念以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协调发展为主旨,包括三大特征:适度的物质消费,不断丰富的精神消费;更加充裕的自主时间,基于兴趣的创造力释放;从生态系统的索取者变成生态系统的增益者。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生活理念的实践,要变革发展方式进行客观支撑,也要从消费、休闲、交往入手进行主观践行。
作者简介
  杨昌军,男,1986年生,四川巴中人,2017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专业,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重庆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绿色生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生活
二、生活方式
三、生活理念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人类发展遭遇挑战
二、生态文明的出场
三、生态文明呼唤生活理念绿色转向
四、考察生活理念演进逻辑的必要性
五、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研究综述
一、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
二、有关生活理念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

第二章 生活理性:生活理念演进的内在驱力
第一节 生活的价值指向:更全面地满足人的需要
一、需要是人的本性
二、人本质的丰富性和需要的全面性
三、人的生态本质与生态需要
第二节 满足需要的两类活动:工具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
一、消费、休闲与交往
二、工具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的区分
第三节 两类活动与两种理性: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
一、生活理性保障美好生活
二、由两类活动而来的两种生活理性
三、工具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测量和计算
四、目的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理解

第三章 传统社会的生活理念
第一节 传统社会目的论的世界观及目的理性主导
一、为终极目的而存在的世界
二、目的理性的主导
第二节 目的理性主导下的传统生活理念
一、古希腊的生活理念
二、欧洲中世纪的生活理念
三、古代中国的生活理念
第三节 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境况
一、朴实节俭的物质生活与消费活动
二、相对充实的精神世界
三、出于义务与情感的人际交往
四、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

第四章 传统生活理念向现代生活理念的过渡
第一节 传统生活理念的总体特征及传统理性
一、传统社会生活理念的特征
二、传统理性及其特征
第二节 从传统理性到现代理性
……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生活理念
第六章 生活理念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第七章 绿色生活——中国新时代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生活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绿色生活》:
  一、为终极目的而存在的世界
  世界历史上的传统社会基本上指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而自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再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真正完成工业化的这几个世纪都可以看作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期。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较为低下,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较为弱小,由此发展出了一种目的论的世界观。
  首先,人存在于世界之中,就总是会寻求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人的意识是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世界与人自身都成为意识的内容,那世界为何如此、人为什么存在等就成为人摆脱动物性之后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当认识水平还较为低下的时候,面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人们感到困惑疑虑,面对不断威胁着人生存的野兽灾祸,人们感到弱小无助,此时为摆脱困惑和无助,人们就会幻想在常见的现象之外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安排着一切,打雷是上天在发怒、干旱洪水是神在惩罚人类等,如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既然一切都被神秘力量所安排,那它就总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正是为什么世界被如此安排的原因,也是自然物为何存在、自然秩序为何如此、自然现象为何发生的原因。
  其次,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生命的长度决定了其存在的限度,但人又总是在追求无限和永恒。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而死亡就意味着自身的终结,因而要摆脱死亡,获得无限与永恒就必须超越肉身、超越现实生活。如何超越现实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看来,这就必须把人的现实存在看成是为了更为终极的目的而存在,为了上天、上帝等而存在,毕竟神秘力量安排好了一切,自然也会安排人最终的归宿。“毋庸置疑,目的论与人类本性具有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它表征了人类不满足于有限的、欠缺的现实状态而追求无限的、完美终极的存在状态,体现了人类以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理想精神。”当有着终极的目的,人短暂的存在才有价值,才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世俗的苦难从而安身立命、有所归依。
  简言之,当人的现实力量不足以支撑起自身时,为了解释周遭的事物,为了使自己心灵得到安宁,解决诸如如何超脱生死、如何面对疾病困苦等问题,人们必然要寻求一种目的论的解决方案。《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I卷》认为,目的论是“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存在、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和关系。”①也即,在目的论的世界观看来,世界本身以及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为了一个终极目的而存在的,也正是这个终极目的规定了事物运行的秩序和人类生存的目标、法则。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哲学都有较强的目的论特质。在古希腊哲学中,阿拉克萨戈拉首先认为夜空中繁星的秩序井然是心灵“奴斯”的安排,这被文德尔班看作是“对自然作目的论解释的第一个例证”②。苏格拉底认为,唯有心灵安排一切的能动性才是事物根本性的原因,而现实中事物的相互“适合”的关系正说明心灵——神的理智在安排着一切,使一切按照最好的方式处于和谐的秩序之中。随后,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现象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同时万物变化和生成都是为了理念,因而最高理念的“至善…‘神”才是宇宙的总体目的。在黑格尔看来,这是一种外在目的论,因为他只是将理念的能动性视为一种外在的假设和附加条件,理念之神“使得这世界成为自身满足、不需求任何别的东西、自己认识自己、自己与自己友好的存在。”③当然,这不是说不需要神,而是说世界本身无非是神的目的的实现,神超越于现象世界之外却安排着现象世界的一切。
  ……
  • 著者杨昌军
  •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21900316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2
  • 出版时间2019-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85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