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预付365_综合福利消费平台
0 购物车
商品详情
首页 > 图书> 社会科学> 人类学 >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
商品价格: ¥38.00 [定价  ¥45.00]
商品编号: 12756384
服      务: 图书 负责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商品运费: 全站满99包邮,不满收10元,实际运费以支付页面金额为准。
温馨提示: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购买数量: - +
365商城不参加品牌方的满减优惠及赠品活动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 商品名称: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
  • 商品编号:12756384
产品特色
  1994年6月,费孝通教授为“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题写了刊名,该“通讯”由此前不久成立的“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主办,我当时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任教,曾经和同事们一起参与了这个中心和这份小刊物的创办。这份不定期的旨在沟通校内同行学者的学术信息类刊物,对当时国内的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于是,我们就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把它不定期地邮寄给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同行。不经意间,二十多年过去了,世事与人事均有了许多变故,但对我来说,当年导师费孝通的题词鼓励一直不曾淡忘,它成为我沿着“人类学与民俗研究”这条学术道路持续走来的主要动力。如今人过六旬,确实是到了将多年来学术研究的一己实践所形成的积累逐一推出,以便向学界同行师友汇报,同时也到了对自己的学术生涯有所归纳的时候了。但值此推出“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之际,我反倒深感不安,觉得还有必要将有关的思路、心路再做一点梳理。
  初看起来,我是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这两个学术部门“并置”在一起,甚或是搅和在一起,试图由此做出一点具有新意的探索,但这样的冒险也可能弄巧成拙。或许在习惯于学科“圈地”中纠结于名正言顺的一些同行师友看来,我的这些研究既不像是典型的文化人类学,可能也远非人们通常印象中的民俗学。如果容许我自我辩解一下,我想说的是,反过来,它们会不会既有点像本土的文化人类学,又有点像是一种不同的民俗学呢?至少我是希望,这些研究或者是借重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理念和方法的民俗学研究,由此,它不同于国内以民间文学为偏重的民俗学;但同时,它们或者也可以是一类经由民俗研究而得以实现自立的人类学研究,由此,它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没有或少了一些洋腔洋调,倒也不失为较接地气、实实在在、本土化了的人类学,多少是有那么一点从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意思。
内容简介
  “生”与“熟”是汉人社会与文化中的一组基本的分类范畴,它缘起于日常生活,并扩展、渗透和弥漫于社会文化的各层面,具有多重性的意义。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向读者全面地展示“生/熟”分类范畴在汉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结构及文化实践中所具备的深刻寓意,并以此作为解读中国汉文化整体逻辑的一个密码。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作者运用本土社会文化素材的解读,扩展了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生/熟”概念的解释力。
作者简介
  周星,现任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大学院博士课程指导教授、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所长;曾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著述有《史前史与考古学》(1992)、《民族学新论》(1992)、《民族政治学》(1993)、《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1998)、《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2011)、《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2016)等,并主编多种学术图书。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生”与“熟”:民俗分类的普适性
第一节 对应于“自然/文化”的“生食/熟食”
第二节 发明“熟食”的文化英雄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生食”与“熟食”
第四节 “生药”与“熟药”
第五节 “生土/熟土”,“生地/熟地”
第六节 传统工艺中的“生/熟”问题
第七节 书画艺术中的“生/熟”论
讨论:“生熟有度”与“生/熟”之间

第二章 汉文化中人的“生涩”、“夹生”与“成熟”
第一节 人迈向“成熟”的不同层次
第二节 成长仪式和成人仪式
第三节 旨在“预热”的“跨火”仪式
第四节 旨在“催熟”的“闹洞房”
第五节 涉及性的俗语、隐语及其他
第六节 各地方言对人的“半熟/夹生”状态的描述
第七节 “剩女”与“剩男”歧视的根源
讨论:成为“全人”的幸福观

第三章 “生人”、“熟人”与人际关系实践
第一节 “生人”与“熟人”
第二节 “生/熟”之间的人际关系实践
第三节 “差序格局”中的“熟人”与“生人”
第四节 “半熟社会”的尴尬
讨论:“熟人社会病”与公共性的成长
……

第四章 汉文化对周边异族群的“生/熟”分类
结语
后记与鸣谢
精彩书摘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
  婚礼上有让新娘在进入男方家时必须经过的门槛处“跨火盆”、“跨火把”、“跨火堆”、“跨火烟”之类的仪式,各地的民俗称谓不尽相同,总体上可将其归纳为“跨火”仪式。大约在几十年前,韩国的婚礼仪式一般是在上午举行,新郎要先到新娘家门口,跨过一个“火盆”,据说这意味着驱走妖怪魔鬼;然后,才能接到新娘;等新娘来到新郎家门口时,同样也要跨过“火盆”。接着,身着民族服装的新人再向男方父母磕头,公婆会把桌子上的大枣扔到新娘的裙子里,祝福新娘吃枣之后早生贵子。这是男女均要跨火盆“预热”的例子,其中的“性”含义亦若隐若现。法国民俗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曾将“过门槛”之类的礼仪理解为“边缘礼仪”,认为它应该是为此后的“融合”准备之礼仪;在中国,通常对“跨火”一类仪式的解释是把它视为一种过渡,或把它解释为“辟邪”,或将其寓意解释为是对婚后红火生活的追求等。其实“辟邪”诸说和笔者在此提出的解释未必有多大的矛盾,因为在广大汉族地区,向来是把妇女难以怀孕称为“病”、“厄”、“难”或“邪”的,所以,在旧历正月十五,各地的“走桥”祈嗣习俗,又叫做“走百病”,“度厄”。因此,“跨火”辟邪其实就是对新娘子的生育能力的祝福。
  在广州,举办传统婚礼时,有些固守传统的家庭会在新娘子进门之际,特意设置“跨火盆”仪式,具体做法是让新娘进入堂屋大厅后,跨过设在堂屋门槛前的“火盆”,接着再踩碎一些瓦片,俗称“过火”与“破煞”。对此风俗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踩碎瓦片的寓意是把过去视为瓦片,踩碎它表示要开始新的生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古代验证新人是否为处子之身的一种象征性方法,新娘如果是完璧之身,就不用担心,就能准确地把瓦片踩碎;否则,就会有些害怕,往往会踩歪或不一定踩破,这种说法有点“神判”的意味。这些说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接受,文化人类学家一般认为,当然是应该尊重当事人的主位性解释,例如,现在,人们往往是将此类仪式视为希望婚后生活能够“红火”、“兴旺”。虽然上述解释未必不对,但如果是从当事人婚礼之后即将发生的合法、为社区公众所知晓,且大家均饶有趣味地予以关注的性关系,还有这种关系对于人的身体与心理之从“生”到“熟”的变化来看,我们的确可以给它以另外的解释:跨火盆就是对女性身体的“预热”、“加热”,这是一个寓意为“性前准备”的仪式;至于踩碎瓦片,其寓意当为新娘处女之身将破,因为古时曾将女孩出生视为“弄瓦之喜”故踩碎瓦片寓意如此,实在不难理解。在福建省泉州一带,旧时婚礼去接新娘子的轿子,前面必须有人抬着烘炉火炭,并生旺火,其上覆盖两块瓦片②。在这里,瓦片与生炭组合的寓意,应该就是破处之性与多生孩子。
  “跨火”仪式在广东全省颇为普遍。在佛山一带,婚礼上新娘子的轿子一到,伴娘(大襟姐)便要背着新娘子,跨过事先堆好并点燃的火堆,然后,再将新娘子背人新屋。在潮州,彩轿来到时,新郎要拔下新娘头上的银钗,在新娘额头“狠狠”扎一下,据说这表示下马威;洞房时,新娘则要使劲踩新郎一脚,以示“反抗”。新娘进门时,要由伴娘搀扶着,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烧的草团即“火烟”,俗称“骑金马”;如果新娘来潮,则要在火烟之上加放一只稻草扎的马,俗称“骑竹马”。“金马”和“竹马”的区别,暗示着女性生理的状况和当晚性事的可能性。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在本巴人的文化中,经期女人是处于“冷的状态”或“怕火”,故在经期期间不能有性交;当女孩初潮到来,她就要告知年长的女人,她们马上会带她去炉台,或给她展示火,因为她的状态让她“冷”。
  ……
  • 著者周星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77788
  • 版次1
  • 包装精装
  • 开本9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72
  • 正文语种中文

温馨提示

由于部分商品包装更换较为频繁,因此您收到的货品有可能与图片不完全一致,请您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同时我们会尽量做到及时更新,由此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谢谢!